省会,为省行政中心,省政府驻地,一般为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 。

能成为省会城市 , 就需要具备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 。而大多数省会城市为什么会选择一个省的中心了 。
1、地址位置较好,交通便利 。
安庆——蚌埠——合肥
安徽省名来自于其历史上的政治中心安庆和经济中心徽州 , 在安徽建省时直至民国初的二百多年里,安庆一直是安徽的省会 。民国时期,由于津浦铁路在蚌埠设站,蚌埠利用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在短时期内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安徽省的经济中心 。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蚌埠正式成为安徽省会 。但在建国后毛主席考虑到安徽省会的选择时说“合肥好,居皖之中,可为省会” 。合肥取代蚌埠成为安徽省会 。现在的合肥发展非常的迅速 , 可以说是目前所有省会城市中发展最为迅速的 , GDP增长率也是非常的惊人,现在的合肥发展速度在省会城市中应该是属于超强的 。
2、经济发展较快
吉林——长春
吉林省省名即来自于吉林市,在清朝的二百多年里,吉林一直是吉林省的政治军事中心 。南满铁路建成之后,得铁路之益的长春在发展上逐渐赶上吉林 。伪满时期,长春作为伪满洲国的首都发展更为全面,在吉林省的地位逐渐超过了吉林,加之吉林区位偏东,长春最终在1954年取代吉林成为省会 。
3、政治经济发展
【为什么省会城市都选择省中心】
桂林——南宁——桂林——南宁
由迁移路线可以看出广西的省会之争是桂林与南宁之间的拉锯战 。广西的省会本来是桂林,但到清末,因为法国占领越南 , 南部边防形势严峻,同时桂南经济发达,交通方便 , 桂林相对偏远并且多山水不利于发展 。因此广西很多官员建议将省会迁往南宁 , 但是被清政府否决 。在清灭亡之后又旧事重提,在当时的广西形成了南宁、桂林两个议会,但因为当时主政广西的陆荣廷是南宁人,最终南宁占了上风,省会迁往南宁 。到了1936年的抗战前夕,出于安全的考虑,广西又将省会迁回了桂林 。等到解放后 , 出于对广西几大城市发展潜力、枢纽地位、战略等因素的考虑,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1950年将省会定为南宁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