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殿是干什么的
清代时作为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宁寿宫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一区建筑时,将宁寿宫改称为皇极殿,作为乾隆皇帝归政后临朝受贺之所 。
皇极殿与珍宝馆毗邻,珍宝馆位于外东路的宁寿全宫区域,是故宫博物馆最重要的专馆陈列之一 。现在以“原状陈列”的形式来向公众开放皇家宫殿的原貌,工作人员通过对文物情况的检查和加装防护栏和专门设置的观众通道,对于公众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
太和殿是用来干什么的地方
【皇极殿是干什么的,太和殿是用来干什么的地方】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 。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
太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 。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 。屡遭焚毁,多次重建 。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 , 开间11间 , 均采用最高形制 。为中国现存最大木构架建筑之一 , 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匾 , 为乾隆皇帝的御笔,现存的牌匾为复制品 。
太和殿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为御门听政)、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还有养心殿(清朝后期垂帘听政)的,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 , 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 。它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长64米,宽37米 , 建筑面积2377.00㎡ , 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也是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 。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 。
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 。龟、鹤为长寿的象征 。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 。殿下为高8.13m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 , 周围环以栏杆 。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 , 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
仙人之后是十个小兽: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 。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 。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 。中和殿是七个、保和殿是九个 。其它殿上的镇瓦兽按级递减 。
古代官员上早朝迟到怎么办
1、明朝,开始在奉天殿后来改为皇极殿 。皇极殿指太和殿 。皇极殿本名奉天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 。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太和殿(俗称“金銮殿”) 。
2、清朝时候在太和殿 。
明朝时叫皇极殿,后清入关改名太和殿,被老百姓称为金銮殿 。
3、北宋,在开封皇宫里,叫文德殿 。
宋皇城内大庆殿西侧为文德殿,是皇帝主要政务活动场所 。北宋皇城中间偏南有一条横街,东、西两端各开辟一门,东为东华门 , 西为西华门 。横街以南基本上是办事机构 。
4、南宋杭州皇宫里叫大庆殿 。
北宋定都以后,仍沿用五代宫苑旧址 , 但对五代时期的宫殿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扩建后的东京宫殿称为大内、宫城 。宫殿包括有外朝、内廷、后苑、学士院、内诸司等部分 。
5、唐朝开始在太极殿后改为含元殿 。
含元殿属于大明宫的前朝第一正殿,也是唐长安城的标志建筑 , 建成于龙朔三年(663年),毁于僖宗光启二年(886年) 。
其间逢元旦、冬至,皇帝大多在这里举行大朝贺活动 。含元殿遗址位于自强东路革新街北口,保存较为完整 。
6、百官从外面走到宫殿里时的那条通道叫御道,这条道路的中间是皇帝走的,文武百官只能走在这条道路的两侧 。

扩展资料不同的朝代皇宫地点不同,宫殿名称也不同 , 通常皇帝处理朝政接见文武百官的宫殿我们民间百姓称作“金銮殿”,但真正的名字各朝不同 。
而且根据皇帝的喜好不同,可能日常处理朝政的宫殿也不是同一座,也只有接见百官和各国使节的大殿同一个朝代一般不会变化,但宫殿名字可能会改 。
如明清两朝皇宫都是现在的故宫,明朝开始叫奉天殿,后来改名为皇极殿,清朝时改名为太和殿 。北宋开封皇宫里叫文德殿,南宋杭州皇宫里叫大庆殿 。
唐朝有太极殿、含元殿都曾经被皇帝用来处理朝政和接见文武百官作为上朝的地方 。
参考资料:
以上就是关于皇极殿是干什么的,太和殿是用来干什么的地方的全部内容,以及皇极殿是干什么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