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奶奶给我讲布谷鸟的故事 。

布谷原本是一个孩子,布谷和哥哥咕咕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布谷的母亲是咕咕的后母 。后母认为家里粮食不够养活两个孩子 , 一心想赶走咕咕,将一包生豆子给布谷,一包炒熟的豆子给咕咕,并告诉他们,谁的豆子种在另一个山头上发芽了 , 就可以回家了 。由于路途遥远,半路上他们饿了,拿豆子充饥,布谷发现熟豆子好吃 , 就要和咕咕换豆子,咕咕同意了 , 布谷把熟豆子埋在土里,等了很久也没发芽,就不能回家了 。
饿死的布谷变成了一只布谷鸟 , 他死都不相信是母亲害了自己,他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勤奋,飞回家的路上 , 凄厉宏亮地呼喊“光棍扛锄,光棍扛锄……″ 。

【你知道布谷鸟是什么来历吗,布谷鸟到底是什么】
在我的家乡,有句农事预报:光棍扛锄,麦子就熟 。是指布谷鸟的叫声,人们听着象“光棍,扛锄″一样 。又似告诉人们麦子要熟了 , 赶紧起床,扛锄下田吧!光棍扛锄是指布谷鸟,它是一种吉祥的候鸟,它为人们提示着一个重要节气的到来,那就是芒种 。芒种是麦收的重要节点,代表着小麦收获的季节,故有“芒种见麦茬″的农谚 。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 , 人人都喜欢这种“忙″ , 因为忙代表着收获,代表着喜悦 。

收麦时,由于进入雨季,常见的天气灾害狂风,暴雨,等难以预料 。小麦成熟期短,收获的时间性很强 , 天气的变化对小麦最终产量影响极大 。芒种前后,若遇连阴雨天气及风,雹等,往往使小麦不能及时收割 , 脱粒和贮藏而导致麦株倒伏,落粒,穗上发芽霉变及“烂麦场”等,使眼看到手的果实毁于一旦 。那真是“收麦如救火,龙囗把粮夺″ 。还有,小麦籽饱满后就要及时收割,防备炸芒,损失籽粒,俗话说“宁可青梢,不割弯腰 , 所以要快收抢收 。同时,夏播也很主要,夏播作物播种期以麦收后越早越好,以保证到秋前有足够的生长期 。
光棍扛锄以来 , 就为人们带来喜和收获 。难怪人们要忙中取乐 , 追求美好的田园生活,把光棍扛锄鸟视为吉祥的使者了 。
希望我的解答能令您满意 。
布谷鸟是我最钟爱的鸟儿,她轻盈、灵动、超迈、多情 。在我心中,她是大地的精灵;她是春天的使者 。每逢春天来临,在城市的郊外,只要偶尔听到空中传来清脆悦耳的布谷声声,不仅勾起了我那色彩斑斓的儿时记忆,也触动了我酽酽的乡愁…… 。
家乡在长江岸边,小时候放牛,骑在牛背上,每到农历的三、四月份,尤其是淡烟疏雨的江南三月,空中总会传来阵阵的布谷鸟声 。童趣天成 , 小伙伴们模仿布谷鸟的“咕咕咕咕”的叫声,在水草边放牛、追逐、嬉戏 。最让我自豪的是,我模仿的布谷鸟声自然逼真、清奇响亮,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境地,就因这个独门绝技,让其他小伙伴们羨艳至今…… 。
在家乡,布谷鸟又叫杜鹃 ,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自古以来 , 依傍长江流域生生不息的劳苦人民,将勤劳善良的秉性赋予了杜鹃一段凄美的千年传说:周朝末时,长江上游的蜀国,洪水泛滥,蜀王杜宇用蜀相鳌灵,率百姓凿巫山、通三峡,终于根治水患 。因鳌灵治水功高,蜀王杜宇将王位禅让给鳌灵,自己隐归西山 。蜀王生前注重农耕、爱民恤民,死后他仍牵挂民生,化作子规鸟(布谷鸟),只要到了春天,他就提醒人民勿忘春耕播种,此时也正是漫山杜鹃花的开放时节 。人民为了怀念逝去的国王杜宇,就将子规鸟(布谷鸟)叫作杜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