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救父是什么节日,端午节与孝女曹娥的传说

曹娥救父是什么节日

曹娥救父是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习俗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非常多,而端午节其中的一个传说,就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投江救父 。
曹娥救父是什么节日,端午节与孝女曹娥的传说

曹娥为东汉时期的上虞人,父亲为了捕鱼溺于江中,过了许久曹娥依旧不见父亲尸体,苦苦找寻无果,在五月五日那天 , 曹娥便投江而去 。后五天之后被村里人找到并在曹娥投江的淀粉建立了一座“曹娥庙”,造了她的塑像,尊她为“曹娥娘娘” , 把那条江称作“曹娥江” 。每到那天,曹娥庙里都会举行很盛达的庙会,很多乡亲都会来祭拜孝女娘娘,同时题词送匾来赞扬她的美德 。

端午节与孝女曹娥的传说

关于 端午节 ,除了屈原投江的 传说,还有许多其他的,你知道哪些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端午节与孝女曹娥的传说,希望大家喜欢!
端午节与孝女曹娥的传说
曹娥庙中供奉的曹娥娘娘 。这似乎是古代中国的一项传统,一个具备某种美德的人,即便生前并不幸福,死后亦可作为神灵享受人们永远的纪念 。曹娥便是因她的孝心,使无数后人为之感动 。也有人认为,端午节便是纪念孝女曹娥的日子 。
很久以前,上虞古舜江西岸的凤凰山下,有个不知名的小渔村 。村里有个姓曹的渔夫,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 天天都在舜江上 捕鱼。这渔夫有个女儿叫曹娥 , 年方一十四岁,生得美如天仙,又聪明绝顶,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女 。
一年春夏之间 , 两岸连续大雨,舜江洪水暴涨 。江上浊浪滚滚,卷起一个个巨大的漩涡,洪水淹没了滩涂 。渔人盼大水又怕大水,涨了大水鱼虾多,但洪水汹涌危险大 。曹娥她爸望着混浊的江水 , 再也憋不住了,有道是”混水好抓鱼”,这是一年一度的渔汛,怎么能错过 。他理出鱼网,撑出小船 , 打算出江去捕鱼 。曹娥望着满天风云,劝爹不要去 。爹说抓鱼日日有危险,只要小心就无事 。曹娥见爹硬要去,央求爹同去,好歹也有个照应 。爹说女儿不识水性,去了给他添麻烦 , 一定不让去 。
爹去了,曹娥在家不放心,时时盼、刻刻望 , 只望爹爹平平安安早回家 。直到日中太阳过了西 , 还不见爹爹来吃饭 。她一次次跑到江堤上去望,但见江水茫茫,掀起层层恶浪,却不见爹的渔船 。曹娥心里不安了,她沿江向上游走三里,转身又朝下游走六里,还没见到爹 。太阳快搁山头了,曹娥急得拼命叫:”爹爹,爹爹喂–“喊声招来几个她爹的伙伴,他们个个衣衫湿淋淋,大家见了曹娥都叹气,说他们一起在张网 , 突然一个大浪,把她爹的小船推进漩涡 , 让水冲走了 。曹娥一听吓出了魂灵 , 大叫一声”爹爹” , 拔脚朝下游追去 。
天黑了,几个渔家叔伯伴着她,一再劝她先回去,说她爹水性好,恐怕已在下游上岸,歇在别人屋里,明天一定帮她找回来 。曹娥不见爹 , 怎么肯回去 , 谁也劝不住 。整整一夜 , 她在江边来回哭叫,没有一个乡亲不为她难受 。
第二天村里人给她送来吃的,她不吃 。人们陪着她沿江找 , 找了三天,仍不见她爹 。曹娥沿江啼哭,哭了三天,眼泪哭干了 。村里人又是劝,又是哄 , 想劝她回家 。曹娥说,不找到爹,死也不回家 。她不吃不睡,沿江哭了七日七夜,哭得眼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
第八天,曹娥望着江水,忽见一个大浪托起一个黑团 , 好像她爹在跟水搏击 。曹娥一陈惊喜,果然爹爹水性好,还在水里游 。她要救爹爹,帮他游上来,一声呼喊,纵身向江水扑去 。
“曹娥跳进江水里了–“人们呼天抢地,纷纷奔去抢救 。但见江水滔滔,哪里还有曹娥的影子 。
“天啊!好人为啥偏要遭这种噩运?”人们热泪满眶,围着江堤怨皇天 。
亲不亲,家乡情,村里人不忍心让曹娥父女葬身水底 , 分头沿江寻找他们的遗体 。
又过了三天,江面风平浪静 , 江水清澈明亮 , 人们却在下游十多里的江面上,看到一股江水在盘旋,隐隐约约好像有人在游动 。人们满怀希望赶过去,果见一男一女,背贴着背,女的反剪双手紧负着男的 , 原来正是曹娥和她的父亲 。曹娥虽然死了,但她却能找回父亲的尸首,把他负到江堤边 , 人们都说这是她的孝心感动天 。后来这个曹娥负父出水的地方就叫贺盘村 。
曹娥江风景 。据说波涛汹涌的曹娥江水在流经曹娥庙时总是平静的 。当地百姓认为,那是因为江水自觉愧对孝女曹娥 。
曹娥的孝心感动了天,更感动了四周的乡亲 , 他们好生安葬了曹娥父女,又在曹娥跳水救爹的江边造了庙,塑了她的像,尊她为”孝女娘娘”,还把渔村叫做曹娥村,把这条江改名曹娥江 。每逢曹娥救父这一日,曹娥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各省各府都有来拜曹娥孝女娘娘的,许多人题词送匾赞扬曹娥的孝行 。
直到现在,曹娥江不管水急潮猛,江水奔腾咆哮,一到曹娥庙前面,立即变得无声无息,仿佛愧对孝女,悄悄遁去,过了曹娥庙门口,才敢再发出响声,真叫人叹为奇迹 。
【曹娥救父是什么节日,端午节与孝女曹娥的传说】
据说,曹娥投江的那一天正是五月初五,因此,很多人将端午节视作怀念孝女曹娥的日子 。
五月初五为何叫做端午节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这本书成了现代人们查考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参考 。这部著作,可以说是周处给后世中国人留下的一笔宝贵遗产 。不过在中国百姓心中,更为人们所熟悉的还是他除三害的 故事。图为周处处三害故事插图——周处斗蛟龙 。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缘起和许多节俗活动均与夏令有关,且与 夏至 时间相邻,故称为夏节 。晋代周处《风土记》就说过:“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
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 。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 , 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 , 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 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午 , 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义 。还有一种说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 , 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 。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
关于端午节孝女曹娥的传说相关 文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