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沙漠里石油极其丰富,那么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是不是也象中东一样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呢?沙漠不是石油的标签,委内瑞拉是世界石油蕴藏量最丰富的国家,油储量世界排第一 , 它们与中东却不同没有沙漠,由此可见沙漠与石油没有必然的联系 。
石油是一种沉积型能源矿产资源,哪里的沉积环境好,就有石油形成的可能,中东和委内瑞拉最重要的特征是浅海环境,是我们目前可以眼见的浅海的地区,有非常好的沉积成油条件 。

委内瑞拉位于墨西哥湾沿岸,海拔较低,大陆架十分丰富,当间冰期南北极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涨陆地就会被淹没 , 反之海底就会露出来形成陆地或岛屿 。
委内瑞拉地处赤道地区,终年炎热,海洋生物大量繁殖,十分丰富 , 当这些生物死亡后,便沉积于海底,最后被泥沙掩埋,经过千百万年一层层沉积 , 就形成了大量的生油层,再经过转化就形成了石油 。
中东地区与委内瑞拉地理纬度相近 , 海陆环境相似,所以这两个地区是世界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 。

我国的塔里木盆地呢?
从目前的周边地貌来看,塔里木盆地距离海洋非常遥远,有5000多公里,而且四周被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所包围,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区,从这样的沉积环境来看,不会有大油田的存在,但今天我们看到距离海洋遥远,是陆地,但并不等于地质历史时期是陆地环境,反而与中东、委内瑞拉一样,也是浅海环境 。
当然这个浅海环境不是现在,这要追溯到4.4亿年前的古生代,这里曾经是古特提斯海,包括我们今天的青藏高原,都属于古特提斯海的一部分 , 那个时候地球气候炎热,加之这个位置纬度位置不高,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 为形成石油打下了良好的基?。飧龉讨辽俪中?亿年 。

中生代冈瓦纳古陆开始解体 , 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快速向北漂移,特提斯海慢慢被封闭,我国青藏高原及新疆等地逐渐脱离海洋环境形成陆地,这个过程大约又持续了2亿年 。

新生代开始 , 印度板块向北移动,地壳受到强烈挤压,青藏高原隆起 , 同时新疆褶皱成山,形成了“三山夹两盆”构造,而塔里木板块内部非常坚硬 , 没有褶皱成山,完整地保留下来,形成的山间盆地 , 原有沉积地层稳定保留至今 。
经过30年来的探测,塔里木盆地探明油气资源总量为160亿吨油当量 。其中石油80亿吨、天然气1万亿立方米 。近期又发现了近10亿吨储量的油田 。
当然塔里木盆地有多少油储量,目前还未完全探明,与中东相比我们塔里木油田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如果从储量来看,真有可能接近中东的油储量,据近期勘探到的大油田 , 生油层也是在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发现,成油环境与中东非常相似 。我们国家成油环境大多以陆相、湖相沉积环境为主,可是塔里木油田却属于海相沉积,无疑再告诉我们,这里的油田远景储量将是非常可观 。
如果从采油难易程度来看,这可是我们的硬伤 。塔里木油田深约8000米,这么一个深度恐怕创下世界记录,世界上没有比我们再深的油井,即使塔里木盆地下面石油成河,相当于把一桶油从珠穆朗玛峰山脚下,提升到山顶,大家可以想想,这要消耗多少能源 , 用多少度电,这是非常惊人的 , 所以这里的采油成本太高了,有油也采不出、划不来 。
中东油层厚度300~500米,这个采油成本仅从深度来看,与我们相比无“敌”了……
从目前勘探来看,全世界似乎是形成了共识 , 地壳中石油储量惊人 , 任何地方都有石油,只是油多油少问题,并不缺油,只是愁开采 。

为什么塔里木油井这么深?
主要是沉积环境造成的,中东、委内瑞拉、阿拉伯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周边没有高大的山脉,沉积环境相对于稳定,风化碎屑物质量有限,而我们塔里木盆地周边都是5000多米的高山,高差非常大,在上千百万年的风化过程中这些碎屑物质最终堆积到盆地里,形成一层层厚厚的覆盖层,如果从这个生成条件来看,四川盆地油气深度也不会太浅,据近几年的油气勘探,四川盆地井深也在4000~6000米,这么一个深度,也是很惊人的,这些油气开采价值不大,还不如进口石油 。
我们开采石油是练手,是在发展采油技术 , 说不定哪一天,国外卡我们脖子 , 我们自已也有油开采出来,只是成本高一些,但我们不是没油可采 。
我们国家会发现中东那么大油田吗?
难啊,中东一口普通的油田 , 储量就有上百亿吨,我们国家可不同,没有中东平稳的沉积环境,大家知道,近2亿年里 , 地球上沧海桑田,大规模造山运动中生代以燕山为标志的燕山运动和新生代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就在我国周边,距离这么近,地壳运动非常剧烈,形成世界上少有的高大山系,这样的沉积环境被扰动,形成大油田非常困难,但小油田不会太少,这对我们采油非常不利 。
所以说,油田埋藏深、油田储量小这是我们国家石油分布现状 。采油成本高的惊人 , 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为此进口大量石油短时间内还不会改变 , 让我们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
首先可以确认一点: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确实存在石油,但同样可以确认一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石油蕴藏量并不像中东那么丰富,因为石油蕴藏量丰富与否,与所在环境是否为沙漠地貌关系不大 。从地质学角度讲,愈是板块交界处石油蕴藏量越丰富 , 因为板块交界处地质运动更强烈,亿万年间古生物埋藏地下的概率更高 , 所以转变为石油的储量也就越大,只不过当前中东石油富国普遍为沙漠、戈壁地形 , 故给人们造成假象,认为石油蕴藏量与沙漠有关 , 其实两者并灭有必然的联系 。

中东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与非洲交界处,但很久之前中东地区并不是当前地貌,而是以大陆边缘的状态存在 , 可以说在整个古生代和中生代,中东地区都是一个宽阔的大陆架沉积点,受到海平面变化的影响非常大 , 这加速了海洋生物在该地区的沉积,有数据研究表明,中东地区70%以上的石油,都形成于侏罗纪—白垩纪沉之间的沉积物,但中东石油形成绝不是这一个原因 。

地质界认为中东石油丰富,除了生物沉积外,还有其他3个原因 , 分别是:1.所处纬度温度适宜,有机物活动水平高;2.该地区油性海相烃源岩丰富,利于石油形成后存储;3.扎格罗斯山脉(伊朗高原西南部)在大陆架沉积物上方的叠加 。这三个原因很难一一解释清楚,我们只需要知道这几个原因综合促使中东石油丰富即可,且这几个原因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无法体现 。我们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虽然也经历过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但塔克拉玛干沙漠所位于的塔里木盆地从未作为大陆边缘存在,即便450万年前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是一片浩瀚的“海洋”,但这里的海洋实际上是欧亚大陆版与印度板块碰撞后挤压而形成的,而并非源自真正的海洋,故塔克拉玛干沙漠石油储量不像中东那么丰富 。
【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什么那么多石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