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立夏日主要是吃蛋尝三鲜食五色饭 。当然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每个民族的饮食习惯都不同,自然吃的也各有特色 , 下边寻找了一些资料,希望能解答你的问题 。
立夏日云南人最爱五色饭
在贵州、云南、广西一带,五色饭作为深受当地人喜爱的美食而流传了下来,贵州的苗族、布依族、壮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制作五色糯米饭的传统 。
立夏日 。对今人来说,立夏不过是一个节气,表明春天结束,夏日由此开始而已 。可是,我们的先人却把立夏当作一个重要的日子来对待 。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 。”古代天子率百官迎夏于南郊 , 并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仪式 。到明代民间始有尝新风俗,清代更有祭神、尝新、馈节、秤人、烹新茶等俗 。江浙一带至今仍保留吃立夏蛋、健脚笋、五虎丹、三两半等“吃补食”的饮食风俗;云南宣威地区则有大门插皂荚枝、红花以压崇,围灰墙脚以避蛇之俗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亦有过立夏节的习俗 。就为此专门整理了立夏的常见的习俗,供大家参考:
立夏习俗:立夏吃蛋
虽然全国各地立夏这天的传统食俗各有特色,但说起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 。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香喷喷 。茶叶蛋应该趁热吃 , 吃时倒上好的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
“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 。”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 , 称之为“疰夏” 。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 。因此,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
古人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 。立夏日一般在农历的四月,“四月鸡蛋贱如菜”,人们把鸡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烧就成了“茶叶蛋” 。后来人们又改进煮烧方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卤、桂皮、姜末 , 从此,茶叶蛋不再是立夏的节候食品,而成为我国传统小吃之一 。
立夏习俗:煮鼎边做夏
立夏季节 , 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 。它成为福州著名的风味小吃,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 。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异国他乡 , 一听“鼎边糊“三字 , 就好像见到家乡的“倩影”,成为恋祖爱乡的风味小吃 。
立夏煮鼎边“做夏”,盛行于明末清初 。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 。这一天煮鼎边 , 不光是一家人吃饱吃好然后下田劳动,还要互赠左邻右舍一起品味 。像涮鼎边一样,“一纹(涮)就熟”,藉以联络感情 。体现福州人“金厝边银乡里”的传统美德 。
立夏习俗:秤人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 , 秤悬梁上笑喧闺 。”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 , 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儿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国孙夫人抚养 。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 。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 。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 。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 。
立夏习俗:福建闽东地区吃光饼
福建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为主 。闽东周宁、福安等地将光饼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则将光饼剖成两半,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 。周宁县纯池镇一些乡村吃“立夏糊”,大锅熬糊汤,汤中内容极其丰富,有肉、小笋、野菜、鸡鸭下水、豆腐等等 。
立夏习俗:江浙地区吃“七家粥”“尝三鲜”
立夏习俗:南方地区吃笋、槐豆、“五色饭”
四川、岩坦山区家家要吃笋、槐豆 。说吃了竹笋脚骨硬,好爬山 。还吃青梅,烧青茶 , 以防“蛀夏” 。也有吃豆腐的习俗,说吃了豆腐不怕雨淋 , 不怕赤蜂蜇 。
南方有些地方有立夏吃软菜(君踏菜)的习俗,说吃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 。
在广西等某些地方 , 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称作立夏饭 。
立夏习俗:吃乌米饭
乌米饭 , 乌黑油亮,清香可口,由糯米浸入乌树叶内数小时后烧煮而成 。立夏这一天 , 江南农村人人爱吃 。
立夏习俗:北方大部分地区食用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 , 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 。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夏饼又称麻饼 , 形状各异,有状元骑马、观音送子、猴子抱桃等;面饼,有甜、咸两种,咸面饼的用料有肉丝、韭菜等 , 蘸蒜泥食用,甜面饼则多加砂糖;春卷,用精制的薄面饼,包着炒熟的豆芽菜、韭菜和肉丝等馅料,封口处用面粉拌蛋清粘住,然后放在热油锅里炸到微黄时捞起食用 。
立夏习俗:厌祟避蛇
立夏日云南民俗关注的是厌祟避蛇 。清干隆元年《云南通志》载,四月立夏之日,“插皂荚枝、红花于户,以厌祟;围灰墙脚以避蛇” 。值四月而言避蛇,与十二生肖已属蛇有关联 , 地支纪月,三月为辰,四月为已 。立夏厌祟,门上插皂荚树枝,和红花,含有黑(水)、红(火)既济之义 。按照古代五行说,黑为水,红为火 。这是希望通过两者相互制约,达到一种平衡 。同时,古人不仅日常用皂荚去污,还以皂荚人药 , 认为它具有杀虫功能 。将它当做厌祟之物,也着眼于除秽驱邪 。旧时五月有门悬皂荚风俗 , 皂荚状若刀形,称为“悬刀” , 相传可以吓跑鬼怪 。清光绪年间云南《腾越州志》也说:“立夏日 , 插皂角枝、红花于户以厌胜,围灰墙脚以避蛇 。”清代《浪穹县略志》记云南大理一带风俗:“立夏,插白杨于门,以灰洒房屋周围,名日‘灰城’,以避虺毒 。”与其它地区有所不同的是,门前插白杨 。
【云南人立夏吃什么,立夏吃什么水果】
云南立夏吃蛋、麦蚕、黑米饭糕、立夏饭 。1、蛋 立夏吃蛋,不仅能经受“疰夏”考验 , 还能带来生活圆满 。立夏有吃蛋的习俗,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缺乏、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 。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 。2、麦蚕 立夏节,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 , 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 。用立夏时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油煎成饼,叫做“摊粞” , 为上海和浦东地区人民所喜食 。还把糖梅子、酒酿、咸蛋等作为当令食品,称为时鲜,取以尝口,称尝“三新” 。? 3、黑米饭糕 黑米饭糕也是宁波传统的立夏点心之一,是将乌树叶捣烂泡水后 , 用乌树叶汁泡糯米使其染色变黑,再将泡好的黑糯米加糖蒸熟后手工压制成糯米糕 , 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乌树叶香味 。4、立夏饭 旧时立夏节,宁波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饭”,称之为立夏饭 。现在宁波城乡部分家庭依旧保留这种古风,只是立夏饭的料改成了另外五种食物:蚕豆、大豆、竹笋、芥菜,外加酱肉或咸肉,叫五样米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