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三位天子我认为万历当排第一位,不仅仅是施政水平,布政水准 , 就是在把控朝廷帝王权术方面万历也是可以排上号的(除了嘉靖那个智商爆表的)
朱翊钧即位之初,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内阁纷争倾轧,整个朝廷也没有能够挽回嘉靖一朝的积弊 。这个社会问题,以后变得更为激烈 。按照明穆宗的布置,高拱是外廷的顾命大臣中排名最前的;在宫中,朱翊钧自然依靠冯保 。但是,冯保与高拱的关系非常恶劣 。此前,司礼监掌印太监职位空缺 , 高拱先后推荐了陈洪、孟冲,就是不愿让冯保做掌印太监 。由此,一场政治斗争势必不免 , 而张居正表面上是帮助高拱的,但实际上 , 张居正与冯保关系非常密切,早就预谋赶走高拱 。而此次政治震荡对幼小的万历皇帝产成的刺激也颇为深刻:“专权之疑,深中帝心 , 魁柄独持,以终其世 。晚虽倦勤,而内外之间,无复挟恣意如初年者 。主术所操,为得其大也 。”
虽然张居正改革使腐败严重,官场颓废的大明朝呈现中兴之象 , 可是他以权臣自居自持功高(“吾非相,乃摄也”)万历在他死后抄家,在张居正死后万历独撑三十八年,虽然未能完成中兴,还因国本之争从此退出朝堂长达二十年不上朝幕后操作,不得不说万历能力确实有限,但是明朝当时的政治制度应该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 不是一两个张居正万历能解决的 。
整个万历朝,皇帝貌似不理事,在内阁票拟制度下连朝都不上但是国家的一切始终掌握在皇帝手里,而巧妙的把矛盾转嫁在官员内部党派之间的矛盾,而万历则在幕后搞平衡 。朝廷是始终没有能够做大的文官党派集团 。
其次则熹宗朱由校,乃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16岁即位 , 在位七年 。
关于朱由校,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魏忠贤魏公公 , 这传统印象中这个太监做尽坏事,那么启用魏忠贤的熹宗肯定也不是个好皇帝,关于这一点 , 得辩证的来看 。
首先明朝的政治制度是内阁拟草司礼监批红,互相强制皇帝做中,这个制度保障了明朝二百多年朝政运转 , 所以本质上,熹宗用魏忠贤制衡文官避免一家独大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这个方针是没错的 , 虽然说魏忠贤确实有些过于残暴,但是以那时候的明朝也确实需要以恶制恶,毕竟那群东林党文官也没好到哪里去 。既然用魏公公没错,那我们主要看看熹宗做了那些好事和坏事 。
首先天启元年,努尔哈赤率军攻陷了沈阳 , 明总兵尤世功、贺世贤都战死 。总兵官陈策、童仲揆、戚金、张名世前去援助辽东战事 , 和后金军在浑河大战,但全军覆没 。之后 , 努尔哈赤攻取了明朝辽东重镇辽阳,经略袁应泰自杀 。这此等危机的形式下熹宗先为张居正平反再录方孝儒遗嗣,优恤元勋 , 给予祭葬和谥号 。天启六年,袁崇焕击败努尔哈赤,史称“宁远大捷”,后努尔哈赤死 。
天启继位之初,重用杨链,左光斗等正直之士,迅速提拔孙承宗,袁可立,袁崇焕等人防边 , 巩固国防,天启在时后金还不能为所欲为 。对内虽然魏忠贤本人有些问题,但是一方面制衡文官,一方面替天启背锅,说明天启政治智商还不错,不过他的继任者崇祯皇帝就不懂政治平衡 。
最后为崇祯皇帝,我为什么把崇祯放在最后,因为崇祯皇帝在政治上确实算不得有天分 。
崇祯继位之初,立即铲除了阉党,当然 , 本身没错,错在铲除阉党后没有扶持另一个属于自己的“阉党”,造成朝廷文官东林党一家独大 , 使皇权处处受到制衡 。
崇祯元年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 陕西等地五年大饥,六年大水,流寇滋生,形式危急 。此时后金攻势更猛,皇太极不断扰边,军费开支高达两千万两 。为剿流寇,防女真,崇祯不对富裕的江南士绅收税,反而加大对农民的税收 , 各种杂税接踵而至,三征辽饷致使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更加严重,崇祯二年裁驿站,驿站兵士李自成失业 。
还崇祯皇帝最大的错误便是废除了宦官和厂卫制度,失去了对朝臣的把控,使自己成为孤立状态,如果他懂的平衡策略或许不会成为亡国之君,况且崇祯疑心过重,他曾号召天下勤王,然而又对这些王爷各种猜忌,致使人心渐失 , 想迁都南京有犹豫不决,最终自缢煤山,论能力,显然是不如前两位 。
我认为天启排第一 , 天启皇帝临终之际,将崇祯叫道床前留遗嘱,“魏忠贤是个可用之才,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 可谓是非常有识人之明,这是皇帝的第一要务 。首先当时的天下大势依然可控可为,其次顺利交班给崇祯,最后是用对的人,特别是东北的军事将领 。反观那些所谓东林党的儒生们,真的可用吗,看看崇祯帝时他们的表现就知道了 。
第二是万历皇帝,这位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妈疼爹爱的主 。自小聪明伶俐,有一代明相张居正的教导 。可是后期因为宠爱郑贵妃,废长立幼而不可得,就消极罢工 。晚年的萨尔浒之战彻底改变了对后金的形势,以至于有”明朝实亡于万历”的说法 。看看他的祖父嘉靖皇帝,一个外藩王爷 , 和杨廷和这样的三朝元老斗智斗勇,最终赢得了大礼议的争斗 。将一众大臣玩弄于股掌之间 , 差距何其大哉!
【万历天启皇帝列表,万历和崇祯之间有几个皇帝】
第三位是崇祯,他是最值得同情的皇帝了 。勤奋、努力、自律 , 可惜生不逢时,他的这些优点碰到了所处的时代,恰恰成了致命的缺点 。同样没有识人之明,杀、换大臣如换衣服 。其次不懂得用人不疑 , 疑人不用 。当然前提是先识别出可堪大用的人 。如果和明孝宗换个位置,我相信比孝宗成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