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是怎么崛起的 徽商是如何崛起的

徽商的产生首先要归因于其本地的恶劣条件 。徽州山多田少,地狭人稠,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无法承载如此多的人口生存,所以许多徽州人不得不远走他乡,在外地从事商业活动,以此养家糊口 。但徽商能够崛起于明清之际,在一众商人群体中脱颖而出,还要凭借徽州独特的地理区位 。

徽商是怎么崛起的 徽商是如何崛起的

明清之际,江南经济十分繁荣,离徽州不远便是全国经济和文化最发达、人口最为稠密的大市场——长江三角洲 。自公元10世纪起,长江三角洲地区便长盛不衰,至明清时期达到巅峰 。从徽州沿新安江而下 , 经富春江、钱塘江即可到达杭州, 进入到浙江最富庶的杭嘉湖地区 。通过内河航道,还可连接江苏的苏、松、常、太各府州 。另一条路线,经青弋江等水路进入长江,顺流而下就可至南京、镇江、扬州,发达的水路交通极大地方便了货物的流转 。
徽商是怎么崛起的 徽商是如何崛起的

徽州居于上游 , 到达长江三角洲各府州都是顺流而下 , 便于将徽州的土产如竹、木、石料、药材、纸、茶叶等外运,回程时则可以运输丝绸等相对价高质轻的商品 。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众多, 且生活富裕, 所以木料、石料等建筑材料有稳定的需求 。
同样,在文化发达、读书成风的江南地区, 以竹、木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纸、墨,以石材加工的砚 , 都有很大的需要量 。茶叶和药材更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有了这一稳定的大市场,徽商的生存和发展自然不再受制于徽州本地 。
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后 , 徽商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当铺、贩盐等活动,利润最为客观的便是贩盐 。食盐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历来由政府管控,明清时实行由官方控制食盐销售许可与配额的制度 。徽商依靠已经积累起来的财富和敏锐的商业眼光,在盐业经销上抢占先机,几乎垄断了南方的食盐经销 。之后,徽商凭借长三角地区优越的内河航运条件,将手中的食盐贩往各地 , 获利颇丰 。
徽商是怎么崛起的 徽商是如何崛起的

【徽商是怎么崛起的 徽商是如何崛起的】
徽商能够集团性崛起的原因还在于其深厚的宗族观念 。在外经商的徽州人自小离家,与本乡本土联系很少 , 一些徽商后裔甚至逐渐的融入迁入地,但深厚的宗族观念以及地域观念促使他们通过会馆、行会、同乡会等途径维系着之间的联系 。在这样的观念下 , 即便徽商离开故土多年,在迁入地繁衍后裔多代,仍能凭借着同乡的身份相互扶持 , 进而促成其集团性的崛起 。
参考资料:
1.葛剑雄.从历史地理看徽商的兴衰[J].安徽史学,2004(05):84-86+43.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