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今年刚上初一,对有一定的发言权 。下面说一下我的认识:小升初种类有很多种,首先公办初中与民办初中不同,其次,即使公办学校根据地区和水平不同小升初办法也不一样 。
我儿子在我工作的辖区上的小学,与户口所在地不在一个区 。小学毕业时该小学可以直升两所初中,教好的一所要求户口也在辖区或者房子在辖区,我都不满足,所以我儿子不能上 。另一所不要求户口和住房 , 但是较差 , 我们不想去 。
除上述两所初中,我们还可以回到户口所在地去上,但是户口所在地的学校也不怎么样 , 所以也没回去上 。
由于我在高校教书,学校旁边有一所初中面向高校教工子女招生,不限户口和住房,该学校教学质量还可以,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这所学校 。
对于民办初中,一部分招生名额分配给共建单位和共建学校,如果孩子所上小学满足条件成绩又在班级前列可以走这条路 。另一部分名额通过面向社会摇号产生,没有户口和住房限制,我儿子也参加了两所口碑不错的民办初中的摇号,很不幸都没摇中 。
小升初,根据学校性质分为两种途径:一是公立校,这时国家教育部门保障每个孩子都能受到基本公平的义务教育,按照“划片招生、房户一致、就近入学”的原则,进行报名并划分班级,不允许学校进行考试筛?。欢敲癜煨#馐枪⑿5挠幸娌钩? ,教育资源较为优质 , 软硬件齐全,但学费相对较高;如果学生资源放弃公立校而选择民办学校的,按照有些地市招考政策 , 需要在所有报考志愿的学生中进行电脑随机摇号,而且也不允许进行考试选拔,如京津冀地区,这也体现出政府对公平均衡教育改革的决心,避免掐尖招生,造成新的不公平和择校热 。当然,有些地市还没有随机摇号政策,这就需要考生和家长根据自身孩子性格特征及经济实力,合理选择目标校 。
初中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关键过渡期,上承接高中高考,下联系着小学阶段,要重视孩子初中学习和教育,但也不能过分焦虑和高投入,毕竟人生是场长跑,决不能轻信输在起跑线上的谬论 , 孩子任何阶段发力和赶超都因人而异,而且一方面看学校环境和软硬件条件,另一方面还要看孩子的内因,如果在学习上不能做到自律、勤奋、谦虚、不服输的好品质,再好的学校也会只是空壳,对他也不会有帮助 。你说呢?
需要看当地政策,还需要看各区政策细则 。
拿上海21年小升初升学政策来讲,公办初中入学方式分学籍对口和户籍对口2种:
实施学籍对口(也就是题主说的学校归属)的区有黄浦、杨浦、静安、徐汇、长宁、普陀、虹口,其中普陀、静安、徐汇采取“整体学籍对口+个别摇号”的方式 , 长宁采取“划片摇号”的方式 。
实施户籍对口(也就是题主说的户口归属)的区有闵行、浦东、宝山、金山、松江、嘉定、青浦、奉贤、崇明 , 其中浦东采取“整体户籍对口+个别摇号”的方式 , 青浦户籍对口超额后,超额的部分采用电脑派位的方式 。
当然也有特殊招生的学校,比如上实 。
民办初中则采取的是摇号招生的方式,且上海2020年开始实施公民同招,报民办未录取,回公办录取排序会排在同类后面 。
更多关于上海小升初、幼升小的升学政策,欢迎私信我进行交流 。想了解上海16区具体对口情况,可私信我,回复“对口”
小升初的方式多数城市的政策都是差不多的,但也会出现不同的地方,以下政策多是通用部分,需要提前关注所在市、区的教育网站,通常每年5月就会发布当年的小升初政策 。
政策通常分为公办中学招生(施教区免试就近入学、公办初中空余学额电脑派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 民办初中招生和政策照顾对象3种方式 。施教区免试就近入学的方式基本上是成功率最高、最稳妥的方式 。
(一)施教区免试就近入学
基本要求:应届小学毕业生应具有所在施教区家庭正式常住户口,其户口原则上应随父母(法定监护人)在同一户籍,且户籍与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且持有者仅为毕业生的法定监护人)、实际常住地三者一致的,可正常在施教区初中入学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集体户口或户籍空挂且家庭无房产等其他特殊情况,需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
这里的施教区还分为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单校划片好理解就是学区入学,多校划片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初中,然后抽签分配,这个就靠运气了 。
如果是二手房落户,多数城市需要提前落户,具体政策要求都不一致 , 有提前1年的,也有提前3年的 , 而且有的城市还要看这个户籍是否有学位(通常是3年用一个学位) 。
【小升初是直接升吗】
(二)公办初中空余学额电脑派位
通常由区教育局统一操作,现在都是公民同招 , 都是在民办初中和区内热点公办初中给出的派位名额,自行报名后抽?。飧鐾耆强吭似?。需要注意的是,多数城市的派位如果被抽中了,最好不要放弃,因为可能会被统筹分配 。
三、政策照顾对象
烈士;因公牺牲的军人,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全国劳模、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归国留学人员、对鼓楼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等 。符合条件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2020年赴湖北一线医务人员等子女按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
这条只有部分人员能够享受 , 大家就不要考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