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鸟界傻狍子的是哪种鸟?
被称为鸟界傻狍子的是鴞鹦鹉 。
鴞鹦鹉是鹦鹉科、鴞鹦鹉属的鸟类,新西兰人把它叫做“kakapo” , 是当地的毛利语,其意思是鹦鹉 , “po”的意思是“夜”,中文翻译成鴞鹦鹉极为相似 , 因为鴞鹦鹉的脸盘比较像夜间活动的猫头鹰 。该鸟是一种夜行性鹦鹉 , 全身布满了黄绿色的细点,是新西兰的特有种;其体长56-64厘米,体重为2-4千克,大而灰的喙,有一对较短的翅膀 , 并且缺少了鸟类控制飞行肌肉的龙骨,所以它不能飞行 。

鴞鹦鹉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不会飞行的鹦鹉,体型冠绝同类;也是唯一一种实行一夫多妻制、并实行求偶场交配制度的鹦鹉,且雄性不负责照顾幼小,以种子、原生的植物、花粉等为食,属于极危物种 。其分布在司图尔特岛、新西兰南部以及其他岛屿 。
东北神兽傻狍子究竟有多傻?




鸟类中的“傻狍子”
鸮鹦鹉来自新西兰,它体长59到64厘米 , 体重950到4000克,是世界上最大,不 , 最胖的鹦鹉 。生平最大的爱好是吃 。日常的画风也是,哎呀,有好吃的 , 开饭咯,开饭咯 。那一股子上蹿下跳的欢脱劲儿,怕只有发疯的哈士奇能媲美 。
以囤积脂肪作为人生一大目标,进化过程中觉得地上好吃的多,慎重考虑后,决定留下来多吃点 , 涨肉,上天好辛苦 。
翅膀装饰就好了,不会飞就算了,还特喜欢爬树找果仁吃,别看它站不稳,从树上啪叽摔下去也是常事了 , 索性肉肉多,也不受伤 。
除了体型外,鸮鹦鹉很亲近人类 。摄影师咔咔拍照 , 别的鸟早吓跑了,但它却会生气的爬到你头上 。
它也是最长寿的鸟,能活60年,快灭绝却无心繁殖 , 只想着吃,5年多一次生雄鹦鹉 。男女比例极度失调,雄鸮鹦鹉为了找对象,每天身上都充满了迷人的花果 。
每年几个月跳舞和大叫,在到处是捕猎者的森林,活像一盘香喷喷会叫的小烤鸡 。不过当它意识到有危险时,也会保护自己 , 一动不动 。
新西兰为了繁殖它们,抓光了一个岛上的捕猎者才敢把它们放过去 。不得不说,这才是靠实力灭绝的鸟类 。
自然界中没有绝对黑色的花朵正确吗
:在我看来,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一种动物是被自己“蠢”死的 , 因此所谓的“蠢”,不过是人站在“上帝视角”给动物贴的一个标签而已,而且在一些人的大肆宣扬下,这种动物被越来越蠢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种被许多人认为是愚蠢的动物,它们是不是真的蠢呢?
首当其冲的就要属“傻狍子”了
狍子是鹿科狍属下所有动物的总称,从分布的地区看,狍子可以分为两种:
东方狍和西方狍 。
西方狍主要分布在欧洲地区 , 而东方狍则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地区 。其中西方狍在欧洲的分布很广,因此有5个亚种分化,而东方狍的分布较为局限,仅有3个亚种分化,而我们常说的“傻狍子”是东北地区的小伙伴对狍子的称呼,因此,它特指
东方狍的东北亚种 。
关于“傻狍子”有多傻?网上有很多的言论,最常见的就是说狍子即使见到人都不会跑,反而会把头埋在雪里 , 而且即使同伴被猎人猎杀了,它们也会返回来看看 , 这让狍子成为了最好捕猎的食草动物 。
其实 , 真实的狍子并非如此,它们非常的警觉,一旦有风吹草动就会一蹦一跳地跑开 , 根本不会有将头埋在雪里的行为,而且说狍子好捕猎,只是以前 。由于狍子生活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区域外 , 它们甚至没有见过人类,所以起初确实对人不设防 。但是随着同伴被捕杀,它们现在已经对人类这种动物有了了解,因此,现在在野外看到人类,它们会本能地远离 。
因此,“傻狍子”不过是狍子对人的危险性一无所知才会有的称号,并不代表它们真的傻 。如果真的如传言所说 , 它对任何事物都好奇的话 , 它们早就灭绝了,所以它们只是对未知的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而人类恰恰是抓住了狍子的这一特点 。

其次是渡渡鸟
在许多的影视作品中,渡渡鸟都被刻画成一种“愚蠢”的动物,甚至在欧洲渡渡鸟被称为“蠢鸽”、“愚鸠” , 而许多人认为,渡渡鸟之所以会灭绝,与自己的“蠢”有着直接的关系 。
在网络和许多资料上 , 渡渡鸟被形容成一种见了人不但不跑,而且还会主动地靠近,即使人拿着棍棒,它们也丝毫不会害怕的鸟 。正是因为这样,渡渡鸟被过度的捕杀 。从欧洲人于1598年第一次在毛里求斯岛上发现渡渡鸟,到灭绝,仅用了不到70年的时间 。

那么,渡渡鸟真的是被自己“蠢”死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在人类到达毛里求斯岛以前 , 渡渡鸟在整个岛上过着安逸的生活,没有能够捕猎它们的食肉动物,让它们的翅膀退化 , 失去了飞行能力,而且充足的食物(植物的果实)让它们的体型变得臃肿(厚厚的脂肪),并且长期没有竞争者和天敌的生活,让它们养成了温顺的性格 。
正是因为如此,在见到人类时,它们确实不知道危险已经逼近 。这并不是蠢 , 而是长期安全的环境造成的 。而且科学家通过研究和分析渡渡鸟的头骨得出,渡渡鸟实际上是一种聪明的鸟类 , 它们的脑容量与我们常见的鸽子非常接近 。
而且在许多资料上说渡渡鸟是被人吃灭绝的,其实并非如此,早在1598年欧洲商船上的人是第一批登陆毛里求斯岛的 , 而且在当时的船员日记中,确实也记载了由于食物匮乏捕杀渡渡鸟 , 但是,日记中还记录了渡渡鸟的肉非常的难吃 , 脂肪很厚非常的油腻 。所以,渡渡鸟并非被人吃灭绝的,而是从1598年后,不断的有人登陆毛里求斯岛,人类的频繁活动再加上船只上携带的老鼠、狗等动物对渡渡鸟的捕杀(老鼠偷吃渡渡鸟的蛋,狗则是直接捕猎),最终渡渡鸟完全灭绝 。
因此,渡渡鸟是一种聪明的鸟类 , 只是它们生存的环境太过安全,以至于它们对事物没有防备之心 , 最终惨遭灭绝 。

鸮鹦鹉
鸮鹦鹉是新西兰特有的一种中型鸟类,与其他的鹦鹉科成员不同的是鸮鹦鹉的翅膀也严重退化,所以,它也是一种不会飞的鸟类 。从食性上看,鸮鹦鹉是纯正的草食性动物,充足的食物让它们看起来与渡渡鸟一样,体型都略显臃肿 。鸮鹦鹉有着平均60公分的体长以及2.5公斤的体重,由于本身不会飞,而且体型臃肿,所以,它们的分布非常的局限,仅在新西兰南部的白垩岛上有分布 。
在网上,关于鸮鹦鹉“蠢”的说法也有很多,比如它爬到树上 , 会忘记自己不会飞,从而一脚踩空掉下来摔死、受到惊吓后会呆立当场 , 忘记逃命等等 。

那么,鸮鹦鹉真的这么蠢吗?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作为不会飞的鸟,鸮鹦鹉体型还比较的臃肿,所以想要爬树,无疑是“痴鸟说梦”,因此也就不存在鸮鹦鹉爬到树上摔死的情况,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谣言 。
其次,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上面图片中鸮鹦鹉奔跑时的样子了,没错,它们就是这么行走的 。至于说它在遇到危险时会呆立当场其实是一种误解 。为什么这么说呢?早在19世纪以前,鸮鹦鹉几乎分布于新西兰的各地 , 但是,随着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猫和狗这两种常见的宠物的兴起,极大的威胁了鸮鹦鹉的生存,毕竟仅靠张开短小的翅膀奔跑在猫和狗面前,显然是不够看的 。所以,现存的鸮鹦鹉只生活在没有任何食肉动物的区域,这也就造成了它们的危险意识较差 , 因此即使它们遇到猫和狗这种食肉动物,它们也不知道面前的动物能够对自己产生威胁 。
所以 , 鸮鹦鹉遇到危险不是呆立当场,而是不知道危险 。

以上就是几种被人认为是“愚蠢”的动物 , 类似于这样的动物还有很多,比如巨骨舌鱼 , 它的“蠢”体现在对人完全不设防,甚至有渔船经过,它们还好奇的游到附近查看,因此一根棍子就能轻松将它们捕猎 。
其实 , 在我看来,这些动物之所以被人认为“愚蠢” , 是因为它们的原生环境中缺少威胁,这让它们的危险意识较差,所以当面对从未见过的人类时,它们也不知道危险逼近,最后死于人类的棍棒之下 。
因此,与其说它们“愚蠢”,倒不如说人类利用了它们的“善良” 。
【东北神兽傻狍子究竟有多傻,被称为鸟界傻狍子的是哪种鸟】
以上就是关于东北神兽傻狍子究竟有多傻,被称为鸟界傻狍子的是哪种鸟的全部内容,以及被称为鸟界傻狍子的是哪种鸟?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