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钱的单位贯是多少
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 。一枚铜制铸币为一文,一千文用绳子从中间的孔里穿起来,称为为一贯或一吊 。清朝1贯约等于1两银子 。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发行的纸币大明宝钞 , 其面值之一也叫“一贯” 。开始是相当于一千文 。不过后来由于贬值,最低降到价值一文左右 。一文两贯,其实也就是2001文钱,也就当成2贯了 。家财万贯,则1000万文,在有些时期 , 能兑换500两黄金 , 古时1两大概为37克黄金 , 也就是说,家财万贯的大概有37斤的黄金 。
古代钱的单位贯是多少枚
一贯钱是指一千钱,又叫一吊钱 。方孔钱是中间有孔的金属圆形硬币,一般是用绳索将一千个钱币成串再吊起来,穿钱的绳索叫做“贯” , 所以,一千钱又叫一贯钱 。方孔钱是我国古代铜钱的固定形式 。
通常人们在出远门办事的时候 , 只能带上笨重的成串铜钱 。把铜钱盘起来缠绕腰间,既方便携带又巡全,因此古人将这又“盘”又“缠”的旅费叫“盘缠”了 。
西汉《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 , 贯朽而不可校” 。意思是京城(国库)中的钱堆积有百万万之多,串钱的绳子朽烂 , (钱币散落)数不可计!
腰缠万贯:腰缠,随身携带;贯,钱串 , 一千文为贯 。形容人极富有 。
扩展资料
古代钱币早期形态主要是贝类货币 。在中国,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时代主要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流通较广的是天然贝 。后期出现少量金属称量货币、铸币 。
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 钱币的主要形式就是金属货币 。
秦朝以后两千多年间的钱币,除王莽一度行刀币外,中间都有一方孔,故称钱为「方孔钱」,也被戏称为「孔方兄」;「孔方兄」其由来为西晋鲁褒著《钱神论》以讽时弊 , 拟钱为长兄,字曰「孔方」 。方孔钱是由圜钱演变而来的,以秦朝的「半两钱」为最早,中华民国时期的「民国通宝」为最晚 。
古代钱的单位贯是多少
贯的介绍贯是古代铜钱的数量单位,根据古代和现在的物价相对比,一贯铜钱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0元人民币 。在古代最开始一贯铜钱一般是由1000枚面值一文或面值五铢的铜钱串到一块儿 。后来到了唐代的中后期,不同地区的不同交易对于一贯有了一定的差别,有950文为一贯的,也有900文为一贯的,还有800文为一贯的 。
到了宋朝,贯还出现了两种情况,分别是足贯和省陌,其中足贯指的是1000文 , 而省陌指的是800文、770文或700文 。
古代钱的单位贯是多少枚
古时一枚铜钱为一文(因上面刻有文字花纹) 。铜钱中间有孔,可以用绳子穿着(便于携带和储存),这串钱的绳子就叫贯 。一贯是指串起来的1000枚铜钱 。所以 , 一贯钱是一千文钱
古代钱的单位贯是多少
清朝时期,1贯约等于1两银子,后涨到1两银子兑换2贯钱 。到了宋朝,贯有“足贯”和“省陌”之分,足贯=1000文 , 省陌=800文或者770文或者700文 。一枚铜制铸币为一文,一千文用绳子从中间的孔穿起来,称为一贯或一吊 。家财万贯,则有1000万文,在有些时期,能兑换500两黄金 。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 。
古时1两大概为37克,也就是说 , 家财万贯的大概有37斤的黄金 。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发行的纸币大明宝钞,其面值也叫“一贯” 。开始是相当于一千文,后来由于贬值,最低降到价值一文左右 。所以 , 一文两贯,其实也就是2001文钱 。
古代的“贯”和“吊”不仅仅是铜钱单位,还可能是纸币单位 。从南宋开始 , 到清末结束,官府和钱庄隔三差五会发行纸币,面值1贯的南宋会子、元朝宝钞、明朝宝钞、清朝钱票,都曾经流通过 。这些纸币在理论上能跟铜钱等值兑换,实际购买力远不如铜钱 。
【古代钱的单位贯是多少】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钱的单位贯是多少的全部内容,以及古代钱的单位贯是多少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