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静的山坳中 , 一排排挂着定位栏、分娩舍、育肥舍、饲料加工厂等舍名的标准化建筑物整齐排列;简陋的办公室墙上,各类醒目的规模化生猪养殖规章制度一应俱全;偌大的场地,收拾得整洁有序 , 空地上栽满松柏、月季等花草树木;置身场舍,几乎没有猪场特有的刺鼻臭味,空气清新怡人 。
“只有规模化的猪场,才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 。”猪场场长吴煜左介绍说,“但规模化猪场的建设要求很严格,投资也相对大些 。当初我们就是按要求,先修沼气池,再建猪场的 。”
2010年10月,吴煜左和其他几个股东一道,在霞浦县牙城镇后山村,离村3公里多的僻静山坳 , 创办了这个规模化生猪养殖场 。
来到猪圈,只见圈内有重达上百公斤、正待出栏的商品猪;有懒洋洋卧着休憩的母猪;还有浑身毛茸茸、刚出生几小时的猪崽……
“猪场严格实行规模化系列管理,从种猪配置、母猪选育到幼崽繁育、疫病防治等各方面,都由猪场自行实施 。”吴煜左说,“现在场内共有母猪230多头,商品猪2300多头 , 年出栏数达2700多头 。”2012年,猪场被授予“福建省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示范猪场” 。
在猪场下方的沼气池旁,吴煜左介绍说 , 从猪场冲洗下来的猪粪便、污水,通过专用管道 , 经过动物粪便处理器,分离成液体和固体两种 , 液体进入沼气池,发酵生成沼气 , 固体则成了优质的有机肥 。从沼气池流出的沼液,通过管道输送到附近山上 , 也是茶、果树顶好的有机肥,可为周边群众的近1000多亩茶、果树无偿进行施肥 。
肥料撒到地里了,沼气该怎么处理?吴煜左说,我们准备将气无偿供应给周边乡亲使用,但用惯了柴草和液化气的群众,一下还不太愿意接受 。
“我们除了铺好大管道,连入户的小管道也包了,把管道直接拉到他们灶台上,给每家安装上压力表,还给每户赠送一台300多元的沼气灶 。”吴煜左说,经过试用,大家纷纷叫好 , 许多未使用的村民也开始要求安装了 。
“这个沼气池的容量大约600立方,目前供应260多户村民 , 使用量基本饱和 。”吴煜左说,修建沼气池及后来的管道铺设、购买灶具等,猪场共投入了70多万元 。
“这沼气真是好,洁净、安全,还省钱,用了快一年了,没花一分钱,当初连灶都是吴场长他们送来的 。”在门头厝自然村,正忙于准备午饭的黄兆华,指着灶台上升腾的幽蓝火焰,不无高兴地对我们说 。
吴煜左说,沼气管道使用后,容易进水、堵塞,本打算向每户每年收取100元,作为设施的维修费用,考虑到有的乡亲有困难,最后还是取消了这打算 。这样,猪场每年又要增加近3万元的维护费 。
【吴煜左:养猪规模化】而黄兆华则给我们算了另一笔账 , 按一户村民一年大约需要用液化气720元计算,260多户一年就可以节省液化气开支18万多元 。“对于我们这样的偏僻山村 ,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