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十四届青少年科学素质大赛小学组题目
注:使用ctrl+G或ctrl+F等搜索快捷键,将问题复制黏贴后搜索本文章相关问题,效率会更高哦!(答案仅供参考)
1.疫,即疾病、传染病、流行?。欠⑸谌恕⒍锘蛑参锷砩暇哂锌纱拘缘募膊?,一般由寄生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 。A
A.正确 B.错误
2.自从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14世纪大流行的天花曾夺去2500万余人的生命,因此说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同传染病的斗争史 。B
A.正确 B.错误
3.冠状病毒因外型类似王冠而得名,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容易发生变异的病毒 , 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和严重呼吸综合症(SARS)等就是其引起的较严重疾病 。B
A.正确 B.错误
4.新型冠状病毒是人类过去从未发现的冠状病毒,是冠状病毒发生抗原性变异后产生的新毒株 , 世界卫生组织给它的最新命名是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 。A
A.正确 B.错误
5.本届河南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大赛主题——“科学防疫,守护健康”中的“科学防疫”主要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守护健康”是指守护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 。A
A.正确 B.错误
6.2019年12月27日 ,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向武汉市江汉区疾控中心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被查明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A
A.正确 B.错误
7.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A
A.正确 B.错误
8.面对前所未知,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条 。A
A.正确 B.错误
9.减少外出、减少聚会、正确佩戴口罩、注重手部卫生、不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用餐备好公筷等是新冠病毒预防的有效措施 。A
A.正确 B.错误
10.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始终同国际社会开展交流合作,加强高层沟通,分享疫情信息 , 开展科研合作,力所能及为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提供援助,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A
A.正确 B.错误
11.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策略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A
A.正确 B.错误
12.由于人类缺少对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的( ),所以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流行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A
A.免疫力 B.科学认识 C.应对方法
13. 2020年1月20日至( )全国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全国疫情防控正式展开,疫情蔓延势头初步遏制 。B
A.2月10日
B.2月20日
C.2月29日
14.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 , 中国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有力扭转了疫情局势,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 )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A
A.3个月左右
B.4个月左右
C.5个月左右
15.新冠病毒是人类未知的新病毒,病毒溯源是科学问题 , 需要科学家和医学专家进行研究,基于( )得出科学结论 。C
A.事实
B.证据
C.事实和证据
16.下列人群中( )易感染新冠病毒 。C
A.老人和儿童
B.青年人
C.所有人群
17.手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当手部有可见脏污时应当如何处理?C
A.用盆盛水洗
B.用纸巾毛巾擦拭
【小学组 河南省第十四届青少年科学素质大赛答案】C.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18.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 。ABC
A.咳嗽产生的飞沫传播
B.接触传播
C.飞沫传播、气溶胶近距离传播
D.蚊子叮咬
19. 下列医用口罩佩戴方法中正确的是( ) 。ABCD
A.颜色深的是正面、朝外,有鼻夹金属条的是上边、朝上
B.颜色浅的是反面,正对脸部
C.将手洗干净后再戴口罩
D.用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口罩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20.疫情期间,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做法正确的是( ) 。ABC
A.适量喝水
B.减少近距离接触
C.避免过度运动、大量出汗,使身体免疫力下降
D.与同学携手活动、近距离活动
21. 学生去食堂吃饭的正确做法有( ) 。BCD
A.打饭时可以不戴口罩
B.吃饭时摘下口罩
C.饭后戴好口罩
D.错峰吃饭,保持安全距离
22. 青少年如何在疫情期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ABCD
A.保持情绪稳定
B.规律有序生活
C.进行健康教育
D.适度情绪表达
23. 疫情期间,外出进门后需要( ) 。ABC
A.脱衣服
B.摘口罩
C.洗手
D.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