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花样繁多,外形上有蝴蝶、鱼、福字、燕子、凤凰、螃蟹……放飞的技巧和讲究就更多,什么放晦气、带声响、绞线……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这是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对大观园中诸人所放风筝的描写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下曹雪芹“以艺济人”的故事,因为这一故事与风筝相关 。
据说,曹雪芹有个朋友叫于景连,当兵成了瘸子 , 生活艰难,去找曹雪芹寻求帮助 。得知北京某王府的公子哥买风筝就会花掉几十两银子后 , 曹雪芹就做了几个风筝送给于景连让他卖了暂时糊口,没想到竟然卖了个好价钱 。曹雪芹因此想到:济人以财,只能解燃眉 , 而济人以艺,可以养家糊口 。于是,他在写《红楼梦》时抽出时间创作了《南鹞北鸢考工志》 。
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中 , 曹雪芹把43种风筝的制作技艺,编成浅显易懂的歌诀,画成画谱,并让风筝艺人传抄 。孔祥泽于1943年摹抄此书后 , 便致力于对书中歌诀的解读、图谱的临摹,并与风筝爱好者费保龄合力复制 。由于钦羡曹雪芹“以艺济人”的精神 , 故命名为曹氏风筝 。2011年,北京风筝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曹氏风筝的制作分为“扎、糊、绘、放”四艺,一起来看看吧 。
扎
骨架扎制决定风筝好坏,对竹条弹性、硬度、厚薄的选择很重要 。如硬翅风筝用上下两根竹条扎成膀兜泻风,要求上条刚健,下条柔韧 。软翅风筝只有上膀条,是起飞的关键 , 竹子要先“出汗” , 即把竹子里面的油、水烘干,才不易变形 。扎燕风筝在结构上则有一大创举,它结合硬翅、软翅的特点,以两竹条扎成翅膀 , 尾部变成软片式活摆 , 有利于受风、泻风,稳定飞行 。
文章插图
糊
“保稳全靠纸不松”,纸面的糊制也影响风筝飞行 , 要求自然、平整、随形 。如“硬膀扎糊诀”讲到“须势黏纸莫外折,待到黏牢再糊边”这一糊膀兜要诀,意即黏纸时先将稠糊涂在竹条外缘,把纸糊上扯平后先不要外折,因为一外折就不免变形,膀兜就糊得不平均了 。
文章插图
绘
绘制时遵循“繁而不烦,艳而不厌”的原则,曹氏风筝设色绚丽鲜明,这样放飞时在空中才有夺目的效果 , 但不能过艳 。画面图案则用谐音取义、由象生意等手法 , 多有吉祥寓意 。如“蝠”谐音“福”,5只蝙蝠围桃是五福捧寿 。扎燕风筝则模拟人的表情,“眉上轩 , 嘴上翘” , 呈现一副喜相 。
文章插图
放
风筝的放飞影响其动态美 。如放瘦扎燕时,可趁风势突然给线,使其“竟掠翩跹上九重”并任其摆动,以追求向上钻、振荡的效果 。可惜曹雪芹关于放飞技巧的文字残留不多 。
文章插图
扎、糊、绘、放四艺看起来很简单,
【一起来看看怎么制作吧 怎么折风筝又好看又简单】 其实其中的每一艺都很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