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
这首诗是北宋文人范仲淹的作品,名为《书扇示门人》 。门人,就是门生弟子的意思 。范仲淹从小苦读诗书,抱负远大 。他入朝为官后 , 清正廉洁,深受文人士子敬重 。他为母亲守丧期间,执掌应天书院,不但传授知识,还把做人的道理讲解清楚 。他希望通过自己言行给读书人做出榜样 , 在各个方面严以律己 。
文章插图
当他有感而发,想要阐述道理的时候,想到了用通俗的话语赋诗一首,告诉读书人应该怎么做 。这首诗相当口语化,基本上不用翻译,就能理解字面的意思 。范仲淹采用举例的手法,进行创作 。有一个风景优美,山林寂静的地方 。那里有成片的原野是由前辈留下,当下已经被后人接受 。后人得到这些土地,先不要盲目乐观 。别忘了 , 岁月流逝斗转星移 , 后人也会变成前辈,还有等着接受这些土地的后来人呢 。
文章插图
从字面意思,很难看出范仲淹要表达什么 。他在诗中提到了土地,难道他要谈论土地兼并的问题吗?范仲淹生活在北宋中期 , 当时土地兼并的问题十分严重 。有学者研究发现,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土地被地主占有 。也就是说,赵匡胤曾经提出的藏富于民,成了一句空洞口号 。从赵匡胤黄袍加身 , 到北宋中期,不过百余年,统治者就开始明目张胆地庇护地主阶级 。这一点让范仲淹十分不满,他觉得土地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天下将会陷入动荡之中 。
文章插图
【书扇示门人范仲淹古诗 范仲淹必背古诗词书扇示门人】 北宋中期,朝廷已经有三个问题无法解决,官太多,兵太多,导致朝廷的财政支出太多 。土地问题,也许就是压垮黎民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 。种种弊政已经让百姓喘不过气来,再让百姓流离失所,就该天下大乱了 。于是范仲淹说,占有土地的人 , 别高兴太早了 。如果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就该有人瓜分你们的土地了 。
文章插图
再深入思考一下,范仲淹真的仅仅在讲述土地兼并的问题吗?如果只是谈论这个问题,没必要写扇子上给门人弟子看,直接就可以讨论啊 。宋朝人有个习惯,常用扇子遮面,表示不方便面对面交流 。可见,在诗中还藏着什么秘密,等着读者发现 。
文章插图
范仲淹作为一个官员、文人、教育家,他希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读书人 , 改变北宋朝堂的面貌 。他写这首诗 , 旨在告诫门人弟子,重视民生,不与民夺利,保持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准 。时刻记住,从前辈处继承优秀的品德 , 再把这些品德传递下去 。长期如此,就能够实现范仲淹的人生理想了 。他的理想可以概括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