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笈和及笄都读作【jí jī】 , “及笈”是“及笄”的同义词 。“及笄”,汉语词语,又叫“既笄” , 它是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 。也有“年已及笄”的用法,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
【?及笈和及笄的读音?及笈和及笄怎么读】
“及笄”引证解释:
1、《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
2、《旧唐书·后妃传下·女学士尚宫宋氏》:“﹝庭芬﹞生五女,皆聪惠……年未及笄,皆能属文 。”
3、《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 。女子许嫁,笄而字之 , 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笄 , 发簪 。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 。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
4、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长成,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 。
除了“及笄”以外,其古语年龄还有“总角”、“垂髫”、“豆蔻”、“束发”和“弱冠” 。它们分别指不同年龄段的人 , “总角”和“垂髫”是指幼年的儿童 , “豆蔻”是指女孩的十三四岁,“弱冠”指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