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胀气原因有哪些 宝宝肠胀气是什么原因

宝宝肠胀气原因有哪些 宝宝肠胀气是什么原因

你家宝贝有胀气的毛病吗?是否总因胀气而哭个不停呢?胀气这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若是一般因吸吮奶瓶而吞进过多空气,或因粪便堆积在肠道过久产生气体,透过拍嗝或适当的按摩即可缓解 。但如果是细菌感染引发的腹部鼓胀,则真正的病因有可能是泌尿道感染、肺部发炎甚至是败血症 。如何判断宝贝胀气是功能型或器质型?又怎么透过事先预防避免宝贝胀气呢?宝宝是否胀气盯3要素2岁以下的宝宝肠胃蠕动功能不佳,加上腹壁的肌肉层较?。?肚子通常都会呈现圆滚滚的样子 , 因此难以靠外在形状判定是否胀气;
此外,用手指敲宝宝肚子皆会发出咚咚的声响 , 因此由声响判断是否胀气也不客观 。
要知道宝宝有无胀气首先需观察宝宝是否不适,譬如出现哭闹不安、食不下咽的状态;
再来是观察腹部皮肤纹路,假使腹部胀到皮肤纹路消失 , 甚至光滑到发亮的程度,则可以确定为胀气 。
家长若察觉宝宝肚子与平日相较显得特别大 , 即为胀气;若与平日无二,则宝宝哭闹就与胀气无关 。
功能型胀气原因婴儿肠胃蠕动功能差 一般来说,空气会被小肠吸收扩散至血液中,但婴儿肠子蠕动功能尚不完全 , 无法像成人吸收较多空气,加上大肠有大量细菌,一旦发酵便会产气 。
刚出生宝宝的肠道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当坏菌进入肠道时,较容易出现胀气的症状 。也有宝宝先天肠道发育不良、无法正常收缩往下挤压,气体便会积在某段肠道中形成胀气 。
喝奶时吸进空气 宝宝无论喝母奶或吸奶瓶,都有可能在喝奶过程中吸进空气 。瓶喂宝宝胀气最常见的原因是奶嘴尺寸不合;如洞太大吞入过多空气 , 或因洞太小费力吸吮而吸进空气 。
爸妈要判断奶嘴尺寸是否合适,可观察宝宝喝奶过程;假使宝宝用力吸奶,但奶瓶中的奶并无明显减少 , 表示奶嘴洞太?。?
若在吸奶过程中嘴角漏奶 , 则代表奶嘴洞太大 。此外,奶水未完全充满奶嘴、奶嘴产生空隙容易让宝宝吸进空气 。

亲喂母奶时 , 若频繁换边喂奶也可能造成胀气;母奶分初乳与后乳 , 初乳脂肪低乳糖高,宝宝若尚未喝到后乳即换到另一侧喝奶,则在吸进过多初乳的情况下 , 肠胃无法充分消化高含量乳糖即会产生气体;
含乳姿势不对也会吸入空气 。另一方面,通常冲泡奶粉时会习惯上下摇晃以让奶粉与水充份融合,摇晃过程会产生气泡,如在泡完奶后即刻喂宝宝喝奶,则容易导致胀气;
平躺喝奶、宝宝饥饿吸奶速度过快也容易造成胀气 。新生儿腹壁较?。?不像大人或儿童腹壁肌肉强度够,因此在腹壁张力较低的情况下,一旦肚子有气就会吐出来 , 也就是所谓的吐奶 。
哭闹时吸入空气 有些妈咪会等到宝宝饿了哭闹才喂奶,但宝宝在哭闹过程中容易吸进大量空气 。另外,1岁以下的宝宝常会毫无理由的哭闹,空气经由胃到肠子便形成胀气 。
乳糖消化功能不佳 乳糖消化功能不佳,或有乳糖不耐症的宝宝,因为消化系统缺少分解乳糖的酵素,使乳糖无法消化吸收、滞留肠道,肠道细菌分解乳糖即产生大量气体 。
食用过量产气食物 宝宝开始吃副食品时,妈咪总希望宝宝摄取最完整的营养,但有几类产气食物极易造成胀气,譬如红豆、毛豆、豆干、豆腐等豆类制品,或洋葱、高丽菜、花椰菜、韭菜等蔬菜;
水果类包括柚子、香蕉、西瓜、香瓜、葡萄;淀粉类有地瓜、马铃薯、芋头、玉米、面包等;
果汁、汽水、豆浆等饮料也容易胀气 。傅承伟医师提醒,宝宝若吸母乳,妈咪所摄取的食物也是左右宝宝是否胀气的关键因素 。
器质型胀气原因肠胃炎 罹患肠胃炎的宝宝,通常除了胀气还会伴随发烧、呕吐、肚痛 。因肠胃炎多属病毒性感染,可服用缓解腹泻或消除胀气的药物治疗 。
肠套叠 当宝宝间歇性剧烈哭闹、呕吐、解血便,即有可能是肠套叠 。通常医师会先做超音波或肠道摄影检查,确诊后以复位治疗 。【宝宝肠胀气原因有哪些 宝宝肠胀气是什么原因】

肠阻塞 有些婴儿有先天性的肠扭转,即肠子打结而形成肠阻塞,除了腹胀 , 也可能出现持续呕吐的症状 。
先天性巨结肠症 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婴儿由于某一段肠壁缺乏神经节细胞 , 因此阻断由上而下的蠕动波传导 , 造成肠道内容物及粪便堆积在有神经节和无神经节肠段的交接处近端 。
经过一段时间后 , 交接处近端的肠道逐渐扩大、增生及变厚 , 但远端无神经节细胞的肠段仍保持狭小 。
这种肠道疾病可能造成便秘、发烧、呕吐、腹泻、腹胀,症兆是宝宝出生时胎便解得较慢,若出生后一天或两天才解胎便,就有可能罹患此病 。
电解质不平衡 宝宝体内电解质不平衡如低血钾也容易造成胀气,不过低血钾通常会合并其它病症,通常不会只有肠胀气的症状 。
便秘 一般儿科医师在评估胀气时就会询问宝宝排便的状况是否正常 , 粪便一旦待在大肠时间过久 , 即会增生坏菌,进而发酵产生气体 。
许多家长会以为每天排便才正常,但其实喝配方奶的宝宝平均1~2天会解便一次,喝母奶的宝宝则可能一个礼拜甚至10天才会排一次便,因此观察的重点是宝宝排便的颜色及形状 。
若粪便稀稀糊糊、不成型,则可排除便秘的可能;假使粪便又干又硬 , 解便时卡在肛门口、用力挤也挤不出来 , 或排便完有肛裂、流血的现象 , 即可判断为便秘 。
对于便秘的宝宝 , 四个月以上可以开始添加副食品,四个月以下的宝宝排除因疾病引起的便秘,医师会开软便剂、益生菌或建议换喝另一种品牌的奶粉 。
宝宝胀气治疗方法拍嗝 拍嗝目的是透过振动让宝宝排出上消化道的空气,减少胃部压力 。许多妈咪会在宝宝喝完奶后才拍嗝 。
但正确方法是在喝奶过程中协助宝宝陆续排出气体,傅承伟医师建议可以间隔5~10分钟拍嗝一次,不过也要视宝宝喝奶状况 。

若拍嗝频率过于频繁反而会中断宝宝喝奶意愿 , 甚至导致哭闹 。拍嗝方式有三种,首先是将宝宝身体打直抱在肩膀上,一手轻轻固定宝宝 , 另一手手掌弓成杯状轻拍宝宝的上背部 。
第二种方式是妈咪坐着,让宝宝面向自己坐在大腿上 , 一只手撑住宝宝的头及下颚 , 另一只手弓成杯状轻拍宝宝的上背部 。
第三种方式是妈咪坐着双腿合拢,将宝宝横放,让其侧趴在腿上 , 宝宝头部略朝下;妈咪一只手固定宝宝下半身 , 另一只手掌同样弓成杯状轻拍宝宝上背部 。
协助宝宝转过身趴下的过程中,妈咪也可以将手伸到宝宝肚子上按摩或轻拍背部 , 之后再将身体扳正拍嗝 。
按摩 按摩有助宝宝排出大肠中堆积的空气,不过许多家长都不知道如何按摩才能帮助宝宝排气,妈咪在按摩时要沿着大肠排列的方向按;
可单手握拳,用指节相连的平面处按压宝宝的右下腹,再以打小圈圈的手势开始往前推 , 垂直向上到肚脐做顺时针按摩 , 如在腹部打一个问号,而因为左右两侧的大肠在身体后方 。
因此妈咪在按摩到左右两侧的腹部时,须稍微加重力道往下压,才能有效刺激到大肠,如果只按摩肚脐周围皮肤,无法有效刺激大肠排出空气 。
过去父母常用薄荷油做为宝宝胀气时按摩的润滑剂,薄荷有可能抑制神经系统,造成癫痫、呼吸停止等症状,因此2岁以下幼童不宜使用薄荷油 。
另外,蚕豆症的宝宝也不能涂薄荷油 , 父母使用胀气膏时须留意成分 , 可改用乳液按摩 。
摄取益生菌 益生菌也常用来消除胀气 , 摄取益生菌可以抑制肠道滋生坏菌 , 也有助修复被细菌破坏的肠道、提升肠胃消化机能、帮助分解乳糖及制造消化酵素 , 常见的乳酸菌、比菲德氏菌都属于益生菌 。
不过市面上益生菌产品种类繁多,并非所有成人吃的益生菌都适合婴幼儿 , 若仿单上注明可以使用于婴幼儿的产品才可以给宝宝吃 。
抵抗力弱又容易过敏的1岁以下宝宝,因为肠道尚未发育完全,不能吃优酪乳、优格、养乐多等活菌类的乳酸菌;
至于3岁以下宝宝,一天约补充100cc优酪乳或1小杯优格即足够,过量反而会拉肚子 。另外要提醒爸妈,给宝宝吃乳酸菌制品前须先进食 , 有助降低胃酸、增加乳酸菌进入肠道的数量 。
其它 适度活动身体有助排气,妈咪可让宝宝平躺,抓起宝宝的两只脚做骑脚踏车的动作 。洗温水澡也可以舒缓宝宝胀气的不适感 。
预防胀气7点不漏如果奶瓶奶嘴尺寸不合,奶嘴大小须因应宝宝吸奶速度调整,洞口不可太大或太?。?
一般来说,奶瓶朝下,奶水以一秒钟2滴的速度下滴较适当 。因泡奶摇晃喝进气泡的宝宝,建议妈咪泡完奶可以静置几分钟,待气泡消失再喂奶 。
瓶喂时须避免让奶嘴处有空隙,应让奶水充满奶嘴 。喂母乳的妈咪则须让宝宝在一侧吸饱后再吸另一侧乳房 。
除此之外,宝宝喝母奶时头一定要比肚子高,躺着喝奶的宝宝可以在头下方垫一块毛巾,有助嗝气 。
喝奶过程中可增加拍嗝的次数 , 容易引发胀气的副食品要避免,妈咪本身也要少吃会胀气的食物 。宝宝若开始食用副食品,须摄取足够的纤维质以防便秘 。
医师看胀气家长别太担心 宝宝在6个月~1岁前肚子通常会较鼓胀,1岁后因为副食品比重逐渐增加,奶喝的比较少 , 莫名的哭闹也会减少,肚子肌肉较强硬,便不会看起来凸凸的 。
许多家长在宝宝哭闹时都会归咎为胀气 , 但宝宝腹中的气本来就比较多 , 因此一般看到宝宝肚子圆滚滚,并不必然是胀气 。
若宝宝哭闹特别激烈 , 或持续呕吐、拉肚子;没有胃口、精神变差;发高烧、便秘,即有可能是器质型胀气 , 须让小儿科医师诊治;
另外,一般宝宝肚子都是软的,一旦摸到硬块就要立即就医 , 检查有无肿瘤、水肾、腹水、肝脾肿大等病症 。
要感觉宝宝的肚子硬或软,最好在宝宝放松时触摸,否则宝宝哭闹时腹部通常会硬硬的,此时即可能做出错误判断 。
最后婴幼儿胀气很常见 , 只要宝宝进食正常,没有合并其他症状如精神不好、呕吐、拉肚子,就不用过于担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