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和妇女穿针乞巧的习俗,后来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被赋予了爱情的意义 。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 。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 , 责令分离,牛郎织女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天帝只好允许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
七夕节的民间习俗1、香桥会: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 。每年七夕 , 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 。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 。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 , 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 。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的 。
2、接露水: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 。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
七夕节的应节食品1、巧果: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 , 以巧果最为有名 。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极多 。“乞巧果子”是七夕节的传统祭品和美点 。七夕晚上人们把“乞巧果子”端到庭院,全家人围坐,品尝做“巧果”人的手艺 。现在这种习俗在许多地方都已经不流传了,“乞巧果子”这种传统食品,也演变成多种花色糕点 。巧果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七夕节的由来英语 七夕节的由来】
2、酥糖:在我国一些地方的糕点铺,这一天还要制作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民间认为,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 。
3、巧巧饭:在山东,这一天要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
历史渊源自然天象崇拜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从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牛郎织女”就是典型例子 。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追求秩序的古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还将星宿与地面区域一一做了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面来说 , 称作“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