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深处的女孩|《沼泽深处的女孩》:野性难驯的女性成长微史

沼泽深处的女孩|《沼泽深处的女孩》:野性难驯的女性成长微史
本文图片

《沼泽深处的女孩》设想了一个全新的女性成长范例 , 探讨如果一个女性不受文明世界的规训 , 她能自我教育到什么程度 。(资料图/图)
《沼泽深处的女孩》改编自全球畅销小说《蝲蛄吟唱的地方》 , 给人的第一观感是:这是一部披着言情和悬疑的类型外衣 , 内核却标准到不能再标准的女性主义电影 。
影片背景设定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 , 一个被家人抛弃的女孩基娅 , 在一处与世隔绝的沼泽边独自长大 。 基娅原本是六口之家的一员 , 但父亲脾气乖戾、好动武 , 不堪忍受家暴的母亲终于决定离家而去 。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父亲 , 孩子们成为新的出气筒 , 基娅的兄弟姐妹也陆续带着伤 , 步上了和母亲一样的逃亡之路 。
或许是出于短暂的内疚 , 父亲和选择留下的基娅相安无事地相处了一段时间 。 直到母亲的一封来信 , 父亲明白妻子去意已决 , 很快也抛下女儿基娅 , 任其在沼泽边的木屋自生自灭 。 没有生活来源 , 基娅就去水草丰茂的水域中拾贝 , 拿到镇上的杂货店 , 换取蜡烛之类的基础生活物资 。 此后的二十余年 , 船艇成为她的出行工具 , 沼泽附近的水生物成为她的友伴 。
沼泽深处的女孩|《沼泽深处的女孩》:野性难驯的女性成长微史
本文图片

由于父亲家暴 , 家人陆续离开 , 基娅在与世隔绝的沼泽边独自长大 。(资料图/图)
影片显然设想了一个全新的女性成长范例:如果让一个女性退回到沼泽 , 不受文明世界的规训 , 她能自我教育到什么程度?毕竟在小镇社会里 , 女性只是第二性 。
在影片前半段 , 这样的意图可以说相当清晰 。 影片中有一幕很有趣:遭到家暴的母亲以及兄弟姐妹陆续离家出走后 , 基娅曾试图成为小镇社会的一员 。 她站在教室前面 , 老师问上帝的英文单词怎么读 , 年幼的基娅怯怯开口:“Dog” 。 随后在满堂哄笑中逃离了那个“文明现场” , 退回到沼泽深处 , 那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
与语言、文字割断联系 , 也是与其背后男性主导的社会价值观挥手告别 。 但是 , 当一片桃源般的净土试图成立 , 挑战也随之而来 。
电影中 , 沼泽旁的这栋小屋遭遇过两次危机 。 一次是开发商妄图排干潮湿的沼泽 , 拆掉基娅的房子 , 除非补缴800美元的税款 , 基娅才能获得房子的产权 。 这对靠水吃水的基娅来说无异于巨款 。 这个危机实际点明了现代社会女性的常见困境:若经济不自立 , 则很难实现个人的独立 。 最终 , 基娅靠着描画水生物的肖像 , 得到了出版社的一大笔版税 , 顺利度过危机 。
另一次危机则来自曾经的爱人蔡斯 。 发现蔡斯在小镇另有一段婚约后 , 基娅拒绝再和他保持亲密关系 。 这个在小镇社会拥有未婚妻的公认“好人” , 立马和基娅的父亲一样展现出暴力倾向 。 他闯进小屋 , 一手毁掉了基娅依靠版税装饰起来的房间 。
【沼泽深处的女孩|《沼泽深处的女孩》:野性难驯的女性成长微史】蔡斯随即以暴力的方式多次求和 , 基娅躲进水草丰茂的水域 , 躺在船舱 , 规避来自前男友的视觉搜寻 , 这一举动与小时候母亲遭到父亲殴打后 , 自己的行动如出一辙 。 两代人的亲密关系困境在此刻完成了叠合 , 性别差异带来的力量悬殊构成普遍性的女性困境 。
实际上 , 影片所选定的发生背景沼泽本身就带有双重意味 , 既可以意指未被已成体系的文明意识侵略污染的处女地 , 同时又携带着野蛮、未开化的原始气息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