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文章图片
可以说《枫桥夜泊》一经问世,就成为唐朝广为传诵的佳作,如今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这来自千年大唐的孤独 。
首先,这首诗歌营造出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氛围,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以烘托诗人此时心境的不安与惆怅 。
诗人远离家乡,客居异乡,再加上外在社会的风雨飘摇,让人不知不觉间感到愁上加愁 。此外,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堪称写忧道愁的巅峰之作 。
虽然在全唐诗中不乏那些催人泪下、令人愁肠百结之作,但大多必须是身临其境或是触景生情方能使然 。然而《枫桥夜泊》无论是在何时何地读来,总有那种萦绕于心中,挥之而不去的缕缕忧伤、淡淡凄凉 。
而正是因为张继写下了著名的《枫桥夜泊》,也让枫桥、寒山寺名声大显,至今名重江南,传声海外 。景因诗名,诗因景著 。
为此清人程德全在《重修寒山寺碑记》说道:
苏之有寺,是见于张懿孙《枫桥夜泊》一诗 。是诗也,神韵天成,足为吴山生色 。
文章图片
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唐诗品汇》把他的七言绝句列入“接武”一级中 。如果千年绝唱《枫桥夜泊》诗没有留存下来,可能今天我们已忘记了他的名字 。
但张继仅以一首《枫桥夜泊》,已使其名留千古,此后历代诗选都收入此诗,直到《唐诗三百首》,使这首诗成为唐诗三百名篇之一,传诵于众口了 。
如今,我们常说艺术和文化是无国界的,张继的孤独即使是语言不相同的日本人亦能感知,所以这首诗也成为了日本人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并且被列入小学课本必背读物!
对此近代知名学者、诗人俞陛云先生就曾在《诗境浅说续编二》中记载:“作者不过夜行纪事之诗,随手写来,得自然趣味 。诗非不佳,然唐人七绝,佳作林立,独此诗流传日本,几妇孺皆习诵之,诗之传与不传,亦有幸与不幸耶?”可以说从日本首相,到市井小民,都能够背诵熟读这首唐诗 。2006年,日本前首相森喜朗来到苏州,说:“苏州和苏州寒山寺是我向往的地方” 。
文章图片
的确,寒山寺已经成了日本人心中的文化圣地 。日本早在1929年就将《枫桥夜泊》中的苏州城景象重现在了日本青梅山 。
日本在青梅山外建造了一座寺庙,名曰寒山寺,布局和风格都按照苏州寒山寺一般,更于寺旁立下石碑一座,上刻《枫桥夜泊》全诗,还有钟楼一座,名曰"夜半钟声",更在河流之上建有"枫桥"一座!
1937年,抗战爆发后,当时在苏州驻扎的日本军官松井石一为了让日本天皇亲眼目睹寒山寺的诗碑,最后竟以举办东亚建设博览会的名义将其偷运走 。
最后我们要说,这首《枫桥夜泊》在灿烂的唐诗中虽然算是上好,但是却还未到达顶端 。可是在日本,它却火得一塌糊涂,几乎家喻户晓,还被编入了日本教材 。为此众多网友都对唐朝繁荣文化非常崇拜,直呼:“壮哉大唐!”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爱情,而是认真生活的心境
- 悲痛!代驾小哥惨遭门砸死,生命最后6小时,他有多绝望?
- 想念不联系,牵挂不打扰,把你放在内心深处,是我最后爱你的方式
- 深爱不纠缠,是我赠给你的最后的温柔与疼爱
- 大寒,最后一个节气等待春天!
- 入了心的人怎能忘的了
- 青未了|踌躇满志才是少年最美的风景
- 62岁的杨丽萍被骂: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儿女,网友们吵得更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