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杀?对我有影响吗?( 三 )


在任何情况下 , 你提出的夸赞或者批评 , 都要基于你有足够的专业度 。
过去我曾遇到这样一件事 , 领导在群里面发了一篇技术博客 , 本意是让大家看看其中做得好的部分作为日常参考 , 而这时一位非技术出身的同事列举了这篇技术博客的多项优点 , 而其中很多优点都是基于其自身的理解偏差 。
这里需要切记 , 对于非专业的东西 , 或者自己尚未达到专业水准的东西 , 尽可能不要发言 , 更不要提出进一步的夸赞或批评 , 否则可能会误导他人 , 也使“无意识捧杀”出现的风险大大上升 。
3.你是客观的
客观的层面其实有两方面 。
一方面是在提出夸赞和批评时 , 尽可能不要考虑对方是谁 , 有时候我们在向认识的人提出夸赞或批评时 , 可能会有一些情感上的顾虑 , 导致出现一定的言不由衷 , 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在上下级之间出现 。
当然 , 我们也能看到 , 真正的挚友之间能够做到直言不讳 , 职场中真正的战友之间也能做到直言不讳 , 这就是很好的客观性榜样 。
另一方面是 , 你提出的任何夸赞或批评都需要基于你做了充分的了解 , 需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态度 , 如果仅仅依靠对表面现象的了解 , 那么你提出来的夸赞或批评都将与客观事实出现偏差 , 无法达到你的初衷 。
如果无法满足上面这几点 , 那么不要提出任何夸赞或者批评 , 而是转成建议 , 力所能及地帮助对方 。
题外话
“良药苦口利于病 , 忠言逆耳利于行” , 这句话其实就是最好的锦囊妙计 , 足以对抗任何形式的捧杀 。

捧杀?对我有影响吗?
文章图片
历史上 , 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为大家所津津热道 , 李世民的虚心纳谏和魏征的直言不讳也成为了君臣合作的典范 。 事实上 , 李世民也有几次怒火中烧 , 最后是在他人的劝谏或自我的强大心理调适下才平息怒火的 , 如李世民这样的圣君偶尔也会对忠言逆耳出现反感 , 更不用说我们平凡大众了 。
接受逆耳忠言很难 , 但你如果真心接受了 , 并为之改变了一些什么 , 那么你就会向人上人的方向迈进 。
但可惜的是 , 总有人不愿意接受 , 让那些真心提出逆耳忠言的人心寒 , 因为能真正这样做的人一定是最在乎你的人 , 否则根本不会浪费这个时间和精力 。
上文中提到的那位老师 , 如果遇到一位不愿意接受逆耳忠言的学生 , 估计非但不会记这位老师的好 , 还会觉得老师在给自己增负 。
如果自己是一位听不进逆耳忠言的人 , 不妨尝试用同理心来说服自己 , 这里的同理心就是假设你是提出方 , 那么在对你说这些话的时候需要付出多少:
听你描述情况及与你沟通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思考如何劝说你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在劝说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你的不配合所带来的身心损害(生气)
在职场中 , 我曾遇到一位这样的同事 , 每次领导向他提出批评或建议时 , 总是非常反感 , 认为这位领导在针对他 , 而从来不去反思这些批评或建议中的内容 。 在这几年 , 这位同事频繁跳槽 , 职业发展也是差强人意 。
偶然有一天和他聊 , 我实在忍不住问了他一句 , 你觉得你是要别人对你凶 , 但希望你好 , 还是别人对你客客气气 , 天天表扬你?这位同事愣了很久 , 我相信那一刻也许是他真正开窍的时候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