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始:当年 两人相爱,从不是一直寻觅新鲜感,真正的“刚需”,应该是这句话

写在开始:
当年 , 诗人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遇到了琵琶女 , 一句“犹抱琵琶半遮面” , 让人一下子就对琵琶女的好奇感爆棚 , 很想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女子 。
而当她“千呼万唤始出来”后 , 一番演绎 , 更是让人唏嘘 , 当听她讲完自己的坎坷经历和悲惨身世后 , 也不禁让正在被贬谪的诗人发出了一声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 。
可见 ,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 都是相通的 。
放在爱情里 , 也是如此 。
并不是男女间 , 一直有一份新鲜感 , 就能让彼此间暧昧持久 , 相爱久远 , 而是能够产生“共情” , 能够“相逢何必曾相识” 。
毕竟 , 再相爱的两个人 , 也终究会有一天 , 随着理解的加深 , 关系的渐进 , 而失去了新鲜感的维系 。
时光 , 如琢如磨 。
很多人都以为 , 情爱就是不腻味 , 就是一次次地逃避乏味 , 逃避厌烦 , 去寻觅新的目标 , 满足内心的虚妄 。
但 , 当你走过一些聚散离合 , 你就会发现 , 感情的上升期 , 从不是在“新鲜感”的阶段 , 而是有一天 , 你能和他在夜晚并肩而坐 , 欣赏清风明月 , 内心很安然;你们能够 , 在家中一起品尝一盘“小葱拌豆腐” , 内心很温暖 。
所以说 , 两个人相爱 , 从不是一直不停地寻觅新鲜感 , 真正的“刚需” , 应该是这句话:彼此间能够用一颗平常心 , 相处松弛;能够给对方安全感 , 让彼此心安 。
写在开始:当年 两人相爱,从不是一直寻觅新鲜感,真正的“刚需”,应该是这句话
文章图片
02两个人爱得越深 , 越会用一颗“平常心” , 相处松弛
生活中 , 你会发现 , 那些过分追逐爱意缠绵的人 , 大都有这样的一个心态:
男人心里想:你想让我为你多付出 , 为你买买买 , 你就得拿出吸引我的资本;
女人心里想:对我好 , 你就该有行动啊 , 别一天天光动嘴 , 像个大忽悠 。
当两个人都没有拿出一颗“平常心”来交往 , 而是互相算计 , 互相不服气 。
这种爱 , 即便是彼此都在不停地满足对方的“新鲜感” , 但最后的结局也大都是两心“不相悦” , 两爱“不对等” , 只得以分手而告终 。
真正的相爱 , 应该是都拿出“无灯无月也无妨”的心 , 相处舒坦 , 爱得坦荡 。
什么叫平常心呢?
或许 , 就是不迎合 , 不预设 , 对待他人 , 随心自在 , 真实自然 , 不执着 , 不矫揉造作 。
爱情里的“平常心” , 就是互相相处舒服 , 彼此懂得 , 在一起有松弛感 , 即便相处沉寂 , 也好过人前假装恩爱 , 假装热闹 。
举个例子来说:
《欢乐颂》里 , 曲筱绡和赵医生的爱恋 。
曲筱绡对赵医生一见钟情 , 刚见面没多久 , 就女追男 , 隔层纱 , 很快男人就被她俘获到手 。
但 , 他们之间明明就是从兴趣爱好 , 到性格学识都处于两个极端的人 , 可见 , 最初的吸引 , 绝对是两个人彼此间的“新鲜感” 。
可是 , 当他们越在一起 , 观众们就会发心 , 他们俩之间 , 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 性格互补 , 不会相处沉闷 , 内心都善良 , 很愿意去帮助弱小 , 三观都一致 , 在樊胜美遭遇家庭危机的关键时刻 , 都出手帮助 。
她的古灵精怪 , 和他的成熟稳重;她的开朗大方 , 和他的四平八稳 , 让两个人的爱恋 , 相得益彰 , 互相弥补 。
可见 , 也许一开始 , 他们确实是出于对对方颜值的吸引 , 对彼此不同的人生的好奇 , 但最后 , 他们之间 , 是相处最松弛 , 在一起最“平常心”的一对 。
苏岑曾说过一句话:相似的人适合闹腾 , 互补的人 , 适合慢慢变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