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杨振宁和他的母亲

杨振宁|杨振宁和他的母亲
本文图片

题图:杨振宁与母亲罗孟华
我觉得我的母亲与许许多多旧式的妇女一样 , 我从她们身上看到了一个共同点 。 这个共同点使我感受很深 。 我想 , 她们的做人与美国人的做人态度是不一样的 , 她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从个人出发 , 她的一生是从她的父母、她的丈夫、她的孩子来出发的 , 而这个观念是绝对的……我想 , 人的思想如果把一件事变得绝对化以后 , 就变成一种力量 。 从我母亲身上 , 我看出了一些礼教的优点 。 这个优点是一件复杂的事 , 用在一个家庭或一个人身上是好的 , 但是 , 用在整个社会上就不一定是好的 。 不过 , 它是有优点的 , 它有优点就是因为它有力量 , 这个力量的来源是它有个信念 , 这个信念是绝对的 , 是不容置疑的 。 如果你说这是愚忠 , 我想也不是错误的 。 你问我母亲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 我想就是这个 。
——杨振宁
本文原载《中华儿女》1997年第1期 , 后收入《晨曦集》 。 作者熊秉明 , 著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 , 熊庆来先生之子 。 熊秉明与杨振宁年岁相仿 , 又有世代的交谊 。
杨振宁和他的母亲
文 | 熊秉明
【杨振宁|杨振宁和他的母亲】来源 | 《晨曦集》增订版
杨振宁|杨振宁和他的母亲
本文图片

1992 年夏 , 天津南开大学为杨振宁先生的七十寿辰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 。 在许多讲话之后 , 振宁自己报告他的生平 , 配以幻灯片 。 他回忆童年、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往事 , 回忆抗战时期生活艰苦的岁月 , 说到他的母亲时 , 嗓音突然哽咽了 。
会场上的空气凝止了几秒钟 , 我的心一紧 , 当时在座的听众大概也都吃惊而动容 。 这样一个极端灵敏、多功能、储存了大量信息的头脑 , 因为“母亲”这个符码的出现 , 忽然发生故障 。 显然 , “母亲”不是一个一般的信息单位 。 这时他的母亲故去已五年 。
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伟大人物是在母亲哺育教养下成长的 。 最容易让人想起的当然是三迁的孟母和在儿子脊梁上刺“精忠报国”的岳飞的母亲 。 在父亲缺席的时候 , 母亲就要代替父亲的角色 , 而比父亲更要苛求严厉 , 鸣机夜课 , 一心要把孩子塑造成她心目中理想的男性完人 。 振宁的父亲离家五年 , 振宁的学语、学步、学识字、学背诵 , 都是母亲启蒙的 。 在父亲从美国回来的时候 , 他已经是一个懂事而神气十足的学童 , 识得三千字 , 能背《龙文鞭影》了 。
近代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在六岁前便都决定了 。 母亲的心、母亲的形象、母亲的声音织入他意识结构的最基层 。 今天他的词汇尽管庞大、思想尽管抽象而细腻 , 但是最早最基本的语言规律是从母亲那里牙牙模仿来的 , 难怪“母亲”这个符码的出现会引起全部信息系统的运作突然发生故障 。
追想振宁的父母 , 或者我自己的父母 , 在他们的青年时代 , 对婚姻问题大概有过相当大的困扰 。 可惜他们都去世多年 , 无法再问 , 关于这些事也没有留下什么文字证录 。 他们生在辛亥革命之前 , 幼小时便由父母订下婚约 , 到了结婚的年纪 , 正是五四运动前后 , 他们一代受到新思潮的冲击 , 对旧式婚姻制度不免产生怀疑 , 或甚至产生强烈的反叛 。 接受父母之命的婚姻呢 , 还是创造从个人的感情、思想、意志出发的家庭生活呢?前一种态度是否一定保守?后一种态度是否一定进步?前者是否一定导致不幸?后者是否一定获得幸福?恐怕很难给出简单肯定的回答 。 振宁的父亲 , 我的父亲 , 都采取了前一种选择 。 原因可能很多 , 大概根据他们自己的判断 , 父母的决定是好的 , 并没有非反对不可的理由 。 其次 , 他们都在出国前结婚有了孩子 , 若是留学回来提出离婚 , 对女方会造成很大的悲剧 , 在道义上不容许 。 再者 , 也许他们都是科学家 , 对“自由恋爱”的理想虽然也会有一种向往 , 但是他们更需要一个平静稳定的家庭生活 , 使他们能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专业工作、子女教育 , 并对国家有所贡献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