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杨振宁和他的母亲( 二 )


杨振宁|杨振宁和他的母亲
本文图片

杨武之夫妇与杨振宁全家
后来事实证明 , 他们的家庭生活是成功的 。 我并不因此拥护“旧式婚姻” , 但在过去 , 中国有“门当户对”的话 , 两家联姻必求文化背景、经济情况相仿佛 , 待人处世、子女教育的方式大致相同 , 两家又往往是世交 , 在这样的前提下 , 两人建立家庭 , 共同生活 , 共同奋斗 , 有良好的基础 , 在同甘共苦的历程中可以产生互相敬重、关切、体贴的爱情 。 细心的父母当然也会考虑到两人的年龄、性情、品貌之类 。 这样的婚姻要比浪漫结合的爱情稳固持久 。 当然有了这些前提还是不够的 , 如果不相信他们的结合有美好的未来 , 那么任何小的分歧都可能成为争吵的题目 , 甚至分手的借口 。 振宁的父亲曾经说过:“夫妻应始终如一 , 胡适之从来不嫌弃他的小脚夫人 , 我很赞成他 。 ”(见《杨振宁家世述略》)
回顾过去 , 他们的婚姻是成功的 。 作为子女 , 我们感觉到在和谐温暖的家庭生活中成长起来 。 振宁在《读书教学四十年》里着重地写着:“厦门的一年生活 , 在我的记忆中是很幸福的!”“清华园的八年 , 在我的回忆中是非常美丽、非常幸福的 。 ”这“幸福”当然包括清华园的环境、我们的成志小学 , 但我想他用“幸福”的时候 , 主要还是指家庭的生活气氛 。 振宁清楚地意识到清华园的生活是很特殊的 。 他曾写道:“那时中国社会十分动荡 , 内忧外患 , 困难很多 。 但是我们生活在清华园围墙里头 , 不大与外界接触 。 我在这样一个被保护起来的环境里度过了童年 。 ”
1937 年抗战的烽火把我们逐出了童年的乐园 , 两家都到了昆明 , 我们又成同学 , 同读西南联大 , 不过他念物理系 , 我念哲学系 , 见面的机会并不多 。 那时候 , 大家的生活都很艰苦 , 教授夫人的生活和在北方的时候大不一样了 。 振宁后来写道:“我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强而又克勤克俭的妇女 , 为了一家七口人的温饱 , 她年复一年地从早到晚辛苦操劳 。 她的坚忍卓绝的精神支持全家度过了抗战时期 。 ”
振宁1945 年去美 , 我1947 年到法 。 50 年代振宁获诺贝尔奖之后 , 我们在巴黎和日内瓦又相见几次 。 振宁的父母常居上海 , 我的父母常居北京 , 生前常有往还 。 我们则各在美国、法国生活到现在 , 已50 年 。
1973 年 , 杨武之先生逝世于上海 。 后来振宁因常去香港 , 在中文大学长期有一办公室 , 便把母亲接去香港 , 直到她1987 年病逝于港 , 享寿91 岁(1896-1987) 。
杨振宁|杨振宁和他的母亲
本文图片

杨振宁与母亲
振宁的思想、心灵、人格的形成和他的家庭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 所以在1993 年10 月发表的《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的最后一节 , 他谈到未来 , 指出中国社会的特征对下一个世纪科技的发展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 其中有一条是:“儒家文化注重忠诚 , 注重家庭人伦关系 , 注重个人勤奋和忍耐 , 重视子女教育 。 这些文化特征曾经而且将继续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勤奋而有纪律的青年(与此相反 , 西方文化 , 尤其是当代美国文化 , 不幸太不看重纪律 , 影响了青年教育 , 产生了严重的社会与经济问题) 。 ”他在儒家思想中看到非常积极的东西 。
如果想简要地说明振宁的为学为人 , 也许可以说他是一个“儒者风的科学家” , 正像我们说“儒医”“儒将” , 这里的用法 , “儒”的意义是很积极的、宽广的 , 是中国文化所酝酿出来的而有普遍价值的“人文主义” 。 在我们的父亲一代 , 这样的科学家相当多 , 在我们一代数目已减少了 , 下一代呢?恐怕是更少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