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杨振宁和他的母亲( 四 )


母亲是不可能去读的 , 因为那里面讲的是她陌生的高深学问 , 并且是用她所陌生的外国语言写出来的 。 然而有卷头的那四个字 , 便足够了 , 她可以有满足安慰的微笑 。
在《宁拙毋巧——与杨振宁教授一席谈》的访问里 , 振宁描写过他的母亲 。 他说:“我觉得她与许许多多旧式的妇女一样 , 我从她们身上看到了一个共同点 。 这个共同点使我感受很深 。 我想 , 她们的做人与美国人的做人态度是不一样的 , 她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从个人出发 , 她的一生是从她的父母、她的丈夫、她的孩子来出发的 , 而这个观念是绝对的……我想 , 人的思想如果把一件事变得绝对化以后 , 就变成一种力量 。 从我母亲身上 , 我看出了一些礼教的优点 。 这个优点是一件复杂的事 , 用在一个家庭或一个人身上是好的 , 但是 , 用在整个社会上就不一定是好的 。 不过 , 它是有优点的 , 它有优点就是因为它有力量 , 这个力量的来源是它有个信念 , 这个信念是绝对的 , 是不容置疑的 。 如果你说这是愚忠 , 我想也不是错误的 。 ”最后 , 他对访问者说:“所以 , 你问我母亲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 我想就是这个 。 ”
我认为孩子所认识的母亲是真实的母亲、本然的母亲 , 也可以说是原始的母亲 。 以自己的血孕育九个月 , 用自己的乳汁哺养怀中的婴孩 , 并非礼教所教会的 。 从本能的母爱提升到自意识的母爱 , 盼望他成长、壮实 , 教他说话、走路 , 也是自发的 。 振宁所说的“礼教的优点” , 其实是母亲的优点 。 礼教所拟设的理想 , 还要靠活着的个体去实现 。 没有这样的母亲 , 礼教也就落空 , 成为虚伪的教条 , 甚至“吃人”的制度 。 赞美礼教的优点 , 其实是赞美母亲的优点 。 母亲的力量来自她自己对生命的信念 。 她的爱在另外一个生命中得到证实和报偿 。
把存在的坚定信念和生命的猛壮活力传给孩子 , 使他在60 年后捧出一本大书 , 虔诚而激动地在卷首题上“献给母亲” , 母亲懂不懂并不重要 , 因为她绝对相信这是一本好的书 , 用大智慧和不息的勤劳写出来的书 , 有益于人类的书 。 她的爱得到收获 。
1987 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讲学三个月 。 伯母住在校内宿舍 , 已抱病卧床 。 我看振宁在榻边侍奉饮食 , 令我吃惊 。 他细心周到 , 很有耐性 , 绝不像一个有繁重工作、负有重大责任的忙碌的人 。 不久 , 伯母病笃去世 。 我到灵堂致哀 。 他特地引我到帷帐后瞻仰仪容 。 老人安详而平静 , 好像卸下了沉重的人生的担子 , 忘却了漫长的一生的劳苦和颠沛 。 我即刻想起自己的母亲 。 那时她还健在 , 住在昆明 , 已九十有四 。 60 年前在清华园的西院 , 两位老人时常往还 。 那几年大概是她们生活最平静最愉快的岁月 。 那也是我们最幸福的童年 。 告别遗体之后 , 振宁说老人家遗物中有一样东西要还给我 。 拿出来 , 原来是一串念珠 。 1985 年我游南京栖霞山 , 在佛寺里买的 。 因为我的母亲念佛 , 当时看到售卖部的念珠很精致净雅 , 买了两串 , 在上海时送伯母一串 。 但她不信佛 。 我说:“这是栖霞山买的念珠 , 预备带一串到昆明给我的母亲 , 这一串送给伯母 , 作为纪念的吉物 , 也代表我的心意 。 ”她微笑着收下了 。 没有想到她从上海迁居到香港 , 一直带在身边 。 这时振宁拿出来 , 我觉得他想得真周到 。 我看看那一窝乌光闪烁的珠子 , 好像凝聚活泼的生命 , 浓厚幽秘的意义 。 我说:“由你留着做纪念吧 , 我母亲那里也有同样的一串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