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 , 人总是年纪越大 , 越爱独处 。
年少之时的学生们 , 上下学喜欢成群结队 , 甚至连上个厕所都喜欢呼朋唤友 , 以此来证明自己人缘不错 , 缓解一时的孤独 。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 越来越多的人 , 开始享受一个人的生活 。
曾以为 , 这是走向成熟必定要经历的孤寂 。
后来逐渐明白 , 这是一个人逐渐清醒 , 才会有的表现 。
明白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 便会失去凡事都想倾诉的欲望;清楚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 才会放弃无用的合群 。
人生在世 , 每个人都需要背负不同的枷锁 , 这才不应该为了合群 , 剪掉自己的羽翼 。
越是清醒的人 , 越是明白这些道理 , 才开始不愿合群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难合群 , 是为了坚守独特的认知
1952年 , 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设计了一个实验 , 实验很简单 。
他提前在房间里安排五个人 , 之后邀请一位志愿者进入 , 他向六个人提出一个问题:“哪个线段更长” 。
随后 , 他拿出画好的线段 , 其中一条明显最长 。
然而所有人都给出了错误答案 。
原来 , 除了参与实验的志愿者之外 , 其他五个人早已经被安排好说出错误答案 。
这样一来 , 志愿者哪怕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 也会因为其他五个人异口同声说出答案时而怀疑自己 。
这便是所谓的“从众效应” , 是指个体会受到群众的影响 , 从而怀疑和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行为 , 朝着与群体一致的方向变化 。
究其根本 , 是不敢坚守自己的独特认知 , 这才宁愿糊涂 , 也要合群 。
与之不同的 , 是那些对自己足够了解 , 足够相信自己的人 , 他们总能坚持自己的想法 , 所以才显得不够合群 。
文章图片
看起来 , 他们是被群体排外 , 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 实际上 , 他们才是真正的清醒 , 所以知道什么该坚持 , 什么该放弃 。
想起罗永浩说过的一句话:
“有思想的人 , 在哪儿都不合群 ,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努力逼自己合群的人 , 都没什么思想 。 ”
金字塔顶端 , 只能站少数有思想的人 , 这样的人必定孤寂 , 但倘若不愿坚持自己独特的认知 , 那么也只能站在金字塔底端 , 成为一粒尘埃 。
文章图片
难合群 , 是为了守住自己的人生
曾经看过一个话题:为了合群 , 你吃过哪些苦?
网友@寒雪讲了一段扎心的故事 。
寒雪大学毕业后 , 进了一家不错的企业 , 为了尽快融入集体当中 , 她总是不断参加聚会 , 不断附和、讨好他人 。
一次 , 几个同事想吃重庆火锅 , 寒雪欣然前往 , 可在吃饭时 , 她却出了一身汗 。
文章图片
因为寒雪其实不能吃辣 , 少吃一点只是胃疼 , 吃得太多甚至会导致自己急性肠胃炎发作 , 可她还是为了合群而积极配合 。
一顿火锅吃完 , 寒雪真的住了院 。
可她之后得到的不是同事的关心 , 而是有人在背后偷偷议论:“不能吃还要吃 , 真爱逞强 , 万一出事了 , 说不定还得咱们负责 。 ”
经历过这件事后 , 寒雪再也没有尝试过为了合群而委屈自己 , 她也在之后找到了适合她的圈子 。
总有人觉得 , 团体力量大 , 想成功就得合群 , 就得扩展人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真正喜欢你的人,不表白,也能在一起
- 能相濡以沫的夫妻,他们都会历经三个阶段
- 前段时间 总爱对你说“这些”话的人,他们多半喜欢你
- 世界上有着形形色色的人 若你的对象是以下这三个星座,那你一定会很幸福!
- 成长就是不断的获得与舍弃。|你想要获得舒畅的人生,获得精神上的安逸, 必须为生活做减法
- 一个男人爱你,是因为在你身上有别人没有的魅力
- “时间暴露了谎言 只要两件事,你就能看清一个人
- 古人想念对方会将情感书写于诗中。|如果你遇到了这两种情况,说明对方想念你了
- 没有人是战无不胜的 低头认输,不代表你真的输了,而是给了自己一个机会
- 在你的社交软件里是不是也存在这样一个头像:他明明不会给你发消息 真正的爱情,都是两个人在真实的相处中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