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大城市 , 陈超也遇到过阻力 。 父母对他的选择感到不解:“干嘛回来?在大城市不挺好的?”在他们看来 , 儿子在大城市有着体面的工作 , 说出去 , 也觉得脸上有光 。 村里还因此将陈超的照片贴在祠堂墙上 , 作为“优秀年轻人事迹”宣传 。
但光彩的另一面 , 是漂泊在外的艰辛 。 几年前 , 北京空气质量没现在好 , 陈超患上咳嗽的毛病 , 吃过多少药也不管用 。 陈超常常在半夜咳醒 , 躺在一张一米二的小床上 , 房间局促得只能多放下一张桌子 。 几个月后 , 咳嗽拖成了慢性咽炎 。
在南京时 , 陈超的收入有所改善 , 可公司的氛围越来越差 。 有时候 , 公司副总就当着200多人的面 , 对某个员工破口大骂 。 有一次 , 大年三十 , 领导拉着陈超加班 , 晚上八点多都没法离开 。
陈超知道 , 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 他告诉不理解他的父母:“日子要活给自己看 。 ”
本文图片
心安即是归处
退一步海阔天空 。
从北京搬到天津 , 林远称之为转换“赛道” 。 在北京 , 就是与无数家庭背景、学历能力优异的人竞争 , “主赛道拼杀下去 , 实在难以出头了” 。
林远过年回到老家 , 发现老家的同龄人过着与他截然不同的生活:工作稳定、有房有车 。 反观自己 , 如果继续留在北京 , 作为一名基层的程序员 , 未来可能面临35岁的职场危机 , 如果在北京成立家庭 , 也没把握为孩子争取到好学区读书 。 等到父母年迈 , 也很难在他们身边尽孝 。
于是 , 在2019年下半年 , 林远拒绝了几家北京大厂的面试邀请 , 到天津的一家公司入职 。 在北京待过后 , 林远也不愿意再回到家乡那个偏远的“山沟” 。 而天津距离北京只有30分钟车程 。 入职后 , 林远惊讶地发现 , 许多天津同事都是曾经的北漂 , 领导也是百度的前架构师 。
留不下的北上广深 , 回不去的家乡 。 在两难境况之下 , 居于中间的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成为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
事实上 , 很多二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娱乐场所并不比一线城市逊色 。 kris到了成都后发现 , 这里已不再只是“大碗面”“宽窄巷子”的休闲旅游之地 。 城南地区的基础设施已经与一线城市无异 。 有的互联网公司也会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 , 她有时候会恍然觉得还身处北京 。
在天津定居后 , 林远从点外卖 , 变成准时回家吃饭 , 那些苟且的日子 , 回想起来像梦境一样 。
在上海时 , 袁婧下了班 , 往回走时 , 总能看见小区里万家灯火 , 但没有一盏灯是为自己亮着的 。 她身边许多30岁的同事 , 也还是独自一人在上海漂着 , 像极了她的未来 。 在她的工作圈子里 , 很少有男性 , 脱单也成了一个难题 。
回老家几个月 , 袁婧就在朋友的介绍下 , 认识了现在的男友 。 一下班 , 她可以和男友约会 , 也能和朋友们聚餐喝酒 , 周末还能回家陪伴父母 。
对陈超来说 , 回温州老家的动力 , 也是一种年龄带来的心理变化 。 年轻时总想着远走 , 等到父母年事渐高 , 就开始贪恋在他们身边的日子 。
本文图片
陈超在温州结婚安家 , 找的对象是本地女孩 。 下班回家 , 开车只需10分钟 , 这是以前北京通勤两小时的他不敢想象的 。 晚上没时间做饭 , 他们两口子就一起到父母家蹭饭 。
二线城市的安逸 , 也缓解了北上广深遗留下来的焦虑与欲望 。 北京土著七七就是如此 。 在北京 , 物质欲望似乎没有上限 , 远超她的能力范围 。 即使年入百万 , 但收入比她高的大有人在 , 比上不足 , 带来了更多的焦虑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每一段幸福的婚姻,都要经过3次告别
-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 女生找男生借钱之前,都是怎么做的?
- 及时告别没有错
- 爱情 缘分尽了以后,就好好告别吧
- 一瞬间如释重负,一转头心如刀绞
- 年终总结 大厂年底涨薪对照表.xls
- 年终总结|大厂年底涨薪对照表.xls
- 被裁的大厂教培人:没想到,再就业这么难
- 爱情|我不擅长告别,只擅长不告而别
- 张文慈|50岁张文慈发文告别上海,结束八个月网红生涯,曾哭诉直播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