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米》的故事,令人感动!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 这是一个特困家庭 。 儿子刚上小学时 , 父亲去世了 。 娘儿俩相互搀扶着 , 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
母亲没改嫁 , 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 。 那时村里没通电 , 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 , 母亲拿着针线 , 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 。
文章图片
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 , 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 , 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 , 噌噌地往上长 。 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 , 母亲眼角的皱纹长满了笑意 。
【《三袋米》的故事,令人感动!】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 , 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 。 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 , 干不了农活 , 有时连饭都吃不饱 。
那时的一中 , 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 。 儿子知道母亲拿不出 , 便说:“娘 , 我要退学 , 帮你干农活 。 ”母亲摸着儿子的头 , 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 , 娘打心眼儿里高兴 , 但书是非读不可 。 放心 , 娘生你 , 就有法子养你 。 你先到学校报名 , 我随后就送米去 。 ”儿子固执地说不 , 母亲说快去 , 儿子还是说不 , 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 , 结实地甩在儿子脸上 , 这是16岁的儿子第一次挨打……
文章图片
没多久 , 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母亲 。 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 , 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 。
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 , 抓起一把米看了看 , 眉头就锁紧了 , 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 , 总喜欢占点小便宜 。 你看看 , 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 , 还有细米 , 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 。 ”
这位母亲臊红了脸 , 连说对不起 。 熊师傅见状 , 没再说什么 , 收了 。 母亲又掏出一个小布包 , 说:“大师傅 , 这是5元钱 , 我儿子这个月的生活费 , 麻烦您转给他 。 ”
熊师傅接过去 , 摇了摇 , 里面的硬币丁丁当当 。 他开玩笑说:“怎么 , 你在街上卖茶叶蛋?”母亲的脸又红了 , 吱唔着道个谢 , 一瘸一拐地走了 。 又一个月初 , 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 。 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 , 眉头又锁紧 , 还是杂色米 。 他想 , 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代清楚 , 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 , 我们都收 。 但品种要分开 , 千万不能混在一起 , 否则没法煮 , 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 。 下次还这样 , 我就不收了 。 ”
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大师傅 , 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 , 怎么办?”熊师傅哭笑不得 , 反问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真好笑 。 ”
遭此抢白 , 母亲不敢吱声 , 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
第三个月初 , 母亲又来了 , 熊师傅一看米 , 勃然大怒 , 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 , 毛辣辣地呵斥:“哎 , 我说你这个做妈的 , 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 , 今天是怎么背来的 , 还是怎样背回去!”
文章图片
母亲似乎早有预料 , 双膝一弯 , 跪在熊师傅面前 , 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
熊师傅大吃一惊 , 眼睛瞪得溜圆 , 半晌说不出话 。
母亲坐在地上 , 挽起裤腿 , 露出一双僵硬变形的腿 , 肿大成梭形……母亲抹了一把泪 , 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 , 连走路都困难 , 更甭说种田了 。 儿子懂事 , 要退学帮我 , 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爱很美味|《爱很美味》:关于刘净和夏梦的长评
- 赵美兰|《都挺好》原著赵美兰:一个被原生家庭拖累不懂爱的可怜女人
- |这些藏在红楼梦里古代家庭生活礼仪,都被现代人疏忽了
- 项链 再读莫泊桑《项链》发现:十年艰辛为代价,但“虚荣”并非原罪
- 舒琴|《今生有你》舒琴:两个孤独的人互相陪伴,得到的也许依旧是孤独
- 谈静|《今生有你》被3个男人伤害过,却也被这3个人男人害得遍体鳞伤
- 江照黎明|《江照黎明》定档,马思纯挑战女性悬疑话题剧
- |探探发布春节短片《慢慢来》 两代人隔空对话催婚问题
- 肖鹤云|《开端》大结局4种过瘾预测,如果这么拍可能真的“封神”了
- 百年孤独 一生至少要读一次的《百年孤独》,它的正版版权中国求得好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