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亏欠”的感情 , 往往最稳固 。
曾看过这样一个说法:
“人这辈子 , 什么都可以欠 , 唯独不能欠人情 , 因为人情 , 一辈子都还不清 。 ”
人情是无法量化的 , 所以一旦欠下 , 的确很难还清 。
【“相互亏欠”的感情 “欠人情”对于人际关系而言,往往会有不可替代的好处】但正是因为“难还清” , 两个人才能从中生出一股不平衡且扯不断的关系 。
试想 , 倘若和一个人算得太清 , 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两个人很快扯平 , 之后不再有理由继续来往 , 看似这是最自在的相处方式 , 但对人际交往来说 , 有弊无利 。
反而是那些会“欠人情”的人 , 用一种不对等的交换来让彼此关系更近一步 , 这才是真正的人际高手 。
这不是说和人来往 , 就是得欠对方的 , 或者被对方亏欠 。
只是在说 , 真正懂人性的高手 , 往往不喜斤斤计较 , 他们更喜欢用互相亏欠的方式 , 与他人建立联系 。
毕竟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 “欠人情”对于人际关系而言 , 往往会有不可替代的好处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欠人情”的好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曾做过一个实验 。
实验分为两组 。
第一组中 , 研究人员随机访问几组家庭主妇 , 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自家窗户上 , 这个请求被很多人同意 。
之后 , 研究人员又找来更大的招牌 , 要求这几组家庭主妇将小招牌换成大招牌 , 这时有一半人同意 。
第二组中 , 研究人员直接要求另几组家庭主妇 , 直接挂上大招牌 , 结果只有20%的人同意 。
实验证明 , 一般情况下 , 人们都不愿意直接接受较难和要求较高的要求 。
但是 , 当别人的要求比较简单就能满足 , 教易完成的时候 , 大部分人都能接受 , 逐渐也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
这种因为别人小要求 , 从而答应大要求的心理现象 , 被命名为“登门槛效应” 。
文章图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
其实是因为人们在帮别人小忙的时候 , 虽然付出很少 , 却觉得自己是乐于助人的 , 在这种认知下 , 他们会一直致力于维持自己的这种形象 , 从而变得更加乐于助人 。
放在人际交往中 , 善于“欠人情” , 其实就是让自己成为别人愿意帮助的对象 。
如此一来 , 互相亏欠中 , 自己能加深和别人的羁绊 , 在被别人援助后 , 自己也更容易成为继续被援助的对象 。
富兰克林对此曾说:“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 , 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 。 ”
明白这个道理的人 , 深谙人性 , 这才不惧亏欠 。
文章图片
如何正确“欠人情”?
但是 , 在现实生活中 , 不是所有自己欠下的“人情” , 都有利于两个人长期往来 。
一旦自己“欠人情”的方式错了 , 换来的不是对方的愿意继续援助 , 而是对方的不信任 , 甚至直接划清关系 。
文章图片
好比借钱这件事 , 有借有还 , 还了钱 , 欠了人情 , 之后再借才不困难 。
可如果仗着对方好说话 , 或者仗着对方比自己有钱就不再还 , 自己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关系 , 也会因此宣告结束 。
那么 , 如何正确的“欠人情”呢?
注意三点就够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在你看来 人群中脾气最好的人,危险系数往往越大,这样的人也最“可怕”
- 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真正强大的人,都是“自我归因”的高手
- 作家亦舒说过一句很现实的话:“人们爱上的是一些人 这样爱你的男人,才是奔着结婚去的
- 三体|《三体》搞懂“红岸”中道具的作用,才明白为何获得75%的认可
- 民警|朋友停错车位 他“失足”错开车 普陀警方查获一起危险驾驶案
- 家严是什么意思 家严的含义
-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我的账本 郭金叶(住户调查样本户)“为国记账”展现一年更比一年好记者 ...|“为国记账”展现一年更比一年好
- 言而不信什么意思 言而不信造句
- |有一种人性的恶,叫“遇事和稀泥”
- 情商|《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丑男”情商高,边亮的女人缘是自嘲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