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解放日报宣世才对冷暖没有概念 为了42年前的嘱托( 四 )


一直以来 , 家人们对老两口照顾宣世才就是“不反对也不支持”的态度 。 宣梦娜从小就知道 , 自己家里有宣世才这样一个好似家人又不是家人的存在 。 儿孙们心疼老两口 , 却无可奈何 。 因为他们知道 , 让两位老人放弃照顾阿才这件事 , 他们不能劝 , 也劝不动 。
可是 , 老两口年岁已高 , 也到了要人照顾的年纪 。 尤其是去年宣丙水送饭摔跤之后 , 家人们就更不支持老两口再继续照顾阿才了 , 可是儿孙辈平时都在外上班 , 无法接下照顾阿才的重任 。 他们盼望着能为阿才找到一个安稳的去处 。
为阿才担忧奔走的不只他们一家 , 村里对老两口和阿才的情况也早有关注 。
最初 , 村里给阿才每月30斤大米 , 后来随着村集体经济逐渐壮大 , 给阿才的大米不限制数量 , 他能吃多少村里就送来多少 。 村里还联系了一家定点超市 , 为阿才提供生活用品 , 花费记在村里的账上 , 不用老两口买单 。 村里实行网格化管理后 , 网格员每天都会上门来看看阿才 , 每月还会来给他打扫一次卫生 。
解放村党总支副书记陈建江说:“以前解放村还是个贫困村 , 后来村里经济慢慢变好 , 我们就力所能及地去做我们能做的事 。 ”
为了解决阿才的吃饭问题 , 减轻老两口的负担 , 村里曾经尝试为阿才定时送饭 。 但村里位置比较偏 , 要从镇上预订饭菜送来 , 遇上刮风下雨 , 外卖时间更是没有保障 。 阿才喜欢端着饭碗边走边吃 , 外卖员也不能到处找他 。 外卖送餐的尝试就此作罢 。
为了解决阿才今后的照护问题 , 老两口和村里先后找了3家养老院 , 也都因为阿才不满60岁不能入住 。
好在政府有关部门已经介入 , 将为阿才安排智力和精神检查 , 看能否为阿才申请更多补助 , 并根据阿才的生活自理能力 , 为他安排一个合适去处 。
“现在各级政府部门都在关注 , 希望找到一个好的办法 , 让两位善良的老人安心 , 也让阿才得到更好的照顾 。 ”解放村党总支书记高国良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