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个人时 , 对方值不值得爱比有多爱更重要 。
常听人说:“多情的人最无情 。 ”
第一次听这句话时不甚理解 , 总觉得一个人多情的时候 , 情感泛滥 , 怎么可能算作一个无情之人 。
真正成熟后才明白 , 多情的人从多情开始 , 就注定一定会无情 。
因为多情和深情不同 。
深情是把自己的感情给同一个人 , 有多少就给多少 , 甚至毫无保留;
多情是把自己的感情分给不同的人 , 感情就那么多 , 分的人一旦多 , 每个人所拥有的真情只会少之又少 。
就像那些爱了一个又一个的人 , 说起来爱过不少人 , 但其实他们只爱自己 , 爱别人的原因 , 也只是为了讨好自己 。
倘若真的和这样的人相爱 , 自己付出再多 , 感情还是逃不过被浪费 。
所以 , 爱上的人值不值得自己去爱真的很重要 , 而那个太多多情的人 , 大多是不值得自己去爱的 。
幸运的是 , 一个人是否“多情”能够看出来 , 而这些 , 便是一个人“多情”时 , 才会有的表现 。
文章图片
对感情优柔寡断的人 , 大多都是多情之人
感情里 , 一个人优柔寡断的原因 , 往往是因为自己什么都想要 , 这才不知道该如何在感情里取舍 。
因为某一个人的存在 , 很难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 这点也注定他们会爱上不同的人 。
如同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中的何书桓 。
何书桓一边喜欢着依萍的倔强独立 , 一边爱着如萍的温柔安静 , 两个人都让他万分欣赏 , 才导致他不知道该选择谁 。
于是 , 何书桓在如萍和依萍之间跳来跳去 , 对谁都优柔寡断 。
明明和如萍准备订婚 , 却在订婚典礼上去追依萍 , 明明承诺了不离开依萍 , 却告诉依萍自己放不下如萍 。
为了给自己开脱 , 何书桓还说:“我不是天下唯一一个为两个女人动心的男人吧?”
文章图片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问题:何书桓爱的到底是依萍 , 还是如萍?
回复里 , 有人站依萍 , 也有人站如萍 , 每个人都说得头头是道 , 但当时高赞回答是:“他只爱他自己 。 ”
因为只爱自己 , 才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因为爱自己比爱任何人都多 , 才可以肆无忌惮地伤害别人;因为只有自己最重要 , 才总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爱 。
对待感情优柔寡断的人 , 时常会为自己开脱 , 会解释自己只是担心伤害到了别人 。
只是 , 真正的担心伤害到别人 , 是守着一个该爱的人到最后 , 是和那些不爱的人划清关系 , 而不是每个人都想爱 , 每个人都不想伤害 。
也是因为如此 , 一个对待感情优柔寡断的人 , 注定是一个多情的人 , 他们的不舍得取舍 , 便暴露了他们的内心 。
文章图片
越是多情的人 , 越容易爱上一个人
一个真正多情的人 , 是不明白什么是爱的 , 因为他们对一个人爱 , 没有多深 , 顶多能只称之为喜欢 。
这种喜欢 , 就像在服装店看到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一样 , 也像在宠物店看到一只自己喜欢的阿猫阿狗一样 。
一旦新鲜感过去 , 喜欢很容易就会变质 。
就像《三十而已》中的梁正贤 , 遇见顾漫妮之后 , 可以对顾漫妮说很多情话 , 也可以送顾漫妮许多价值不菲的礼物 。
顾漫妮以为 , 这是两个人一见钟情的表现 , 以为对方是自己命中注定的爱人 。
实际上 , 在一个人能如此快速地爱上另一个人的时候 , 大多是因为他们太过多情 , 才这么容易深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好的爱情 大多数时候,爱情就是“臭味相投”,别不信
- 不会分手的恋爱,不一定是爱得多深,但一定会共同进退
- 梅长苏|《少年歌行》赤王是什么时候变了?又看到一个拿着好牌打烂的人
- 记得亦舒曾说:“喜欢那人 追一个人,首先别让自己廉价,想要避免自己掉价,是有办法的
- 那些复合后还能和前任恩爱如初的情侣,其实只做了一件事
- “有偿”的爱情,往往更为牢固,这点从心理学上也是可以解释的
- 真正能爱你一辈子的人,从来不是别人,只有你自己
- 当你在爱情里受了伤时 为了将来不吃爱情的苦,除了这个道理外,有些事你今天就要明白
- 严格来说 从今天开始,你总要努力变强,然后才能保护你心爱的人
- 感情的结束 一个人对你彻底失望,才会有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