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封面新闻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杨芮雯 刘秋凤 图由受访者提供节后返岗潮已来。|出发啦!川籍农民工的跨省返岗复工故事( 二 )


对未来充满希望
想在新疆开一家餐厅
“我们年龄虽然蛮大了 , 身体还是很好 , 打算多干几年 , 多挣些钱 , 以后回乡买个大房子和儿子媳妇一起住 。 ”
51岁的潘女士住在新疆博州一处民居内 , 她给采访人员展示的照片中 , 小小的屋子整洁又温馨 , 不外出工作的时候 , 她最喜欢坐在窗前给儿子打视频电话 , 缓解思乡之情 。 这是她来这里务工的第24年 。
本文转自:封面新闻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杨芮雯 刘秋凤  图由受访者提供节后返岗潮已来。|出发啦!川籍农民工的跨省返岗复工故事
文章图片
潘女士和丈夫
1999年 , 考虑到家庭未来的发展 , 潘女士和丈夫把9岁的儿子送去爷爷奶奶家后 , 夫妻二人一路北上 , 乘着火车跨越几千公里远赴新疆务工 。
本文转自:封面新闻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杨芮雯 刘秋凤图由受访者提供节后返岗潮已来。|出发啦!川籍农民工的跨省返岗复工故事】在一望无亲的新疆 , 夫妻二人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矿山凿石头 。 每天她和丈夫天不亮就来到山上 , 手持铁锤一锤一锤地把大块儿石头凿成小碎石 , 一凿就是十几个小时 , 一天下来两人累得握筷子的力气都快没了 。 困极的时候 , 夫妻二人拿一块雨布铺在地上枕着石头也能睡着 , 这样的工作一做就是8年 。
“最苦最累的时候 , 打电话听儿子在那边叫一声妈妈 , 我就浑身充满干劲儿 。 ”2007年 , 夫妻二人凭着多年辛苦打拼 , 攒够一些钱在新疆博州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子 , 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做重活 , 夫妻二人换了新工作 。 丈夫李先生买了辆三轮车去建材市场拉货 , 厨艺较为精湛的潘女士找到了一份饭店厨师的工作 。
2023年1月 , 离别家乡多年的夫妻二人赶着春运坐上火车回到四川 , 见到了分别多年的儿子 ,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过了多年来第一个团圆年 。 “儿子长成大小伙子 , 还带来正谈婚论嫁的女朋友见我们 。 ”这给了夫妻二人对未来生活更美好的希望 。
1月29日潘女士和丈夫就马不停蹄地回到了新疆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 。 潘女士对未来充满信心 , 今年她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在新疆开一家小餐厅 。 “现在我们手上有存款 , 身体也硬朗 , 还能多干几年 , 想等挣够钱回四川买个大房子和儿子媳妇孙子一起住 , 安享晚年 。 ”
目的地:广州
在广州打工20年
让孙女就地上学
“暂住证、社保都办了 , 我以后打算让孙女在广州上学 。 ”年近60岁的胡礼昌来自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 , 他已经在广州打工20年 。
“我家有两个残疾人 , 儿子是三级智力残疾 , 女儿是聋人 , 二级残疾 。 早年在家做农活养不活他们 。 ”胡礼昌说 , 2003年 , 他在广州佛山市建筑工地做工 , 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 , 当时他和妻子住在一间出租房 , 1000多元的工资虽然不多 , 但也比在家做农活挣得多 。
2017年 , 儿子也跟着他去了广州打工 , 进了一家化工厂做搬运工 , 每个月有三四千元 。 女儿虽然是聋人 , 但画得一手好画 , 留在了成都找了一份工作 。
儿子的婚事一直是胡礼昌的一块心病 。 这些年 , 他到处托人帮儿子介绍对象 。 终于 , 2019年 , 儿子结婚了 , 他已经心满意足 。 他把两人带到了广州和老两口一起生活 。
本文转自:封面新闻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杨芮雯 刘秋凤  图由受访者提供节后返岗潮已来。|出发啦!川籍农民工的跨省返岗复工故事
文章图片
胡礼昌一家人
2021年 , 孙女悦玥出生 , 很乖巧聪明 , 成为胡礼昌一家的心头宝 , 给一家人带来了欢笑 , 也让一家人的日子有了奔头 。
“我想让孙女在广州读书 , 我都咨询好了 , 买了社保就可以读幼儿园 。 ”胡礼昌说 , 今年下半年 , 他就让孙女上幼儿园小班 , 一家人在广州 , 充实地生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