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虚感 心理学:总觉得空虚的你,或许是遭受了情感忽视

文/学乃身之宝
歌手崔健在《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野》这首歌中,曾写过一句歌词,让我感触颇深——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 。
我在想,“没有感觉”,到底是怎样的感觉呢?
后来,我读到《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这本书中的“空虚感”,有了一些认识:
没有感觉,就是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觉得体内空落落的,那是一种空虚感——你缺失了其他人都有的东西,或者你站在世界的外面往里看着的感觉,就是有些不对劲,但又难以名状,它让你感到与世隔绝,好像你本应该更加地享受生活,却没有 。
而这样的空虚感会引发焦虑、抑郁,以及家庭相关的问题 。
或许,有这种空虚感的人很多,那么,怎样才能摆脱这样的状态呢?换句话说,那些内心空虚的人,怎样才能让自己重新拥有“感觉”呢?
【空虚感 心理学:总觉得空虚的你,或许是遭受了情感忽视】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具体说说 。
空虚感 心理学:总觉得空虚的你,或许是遭受了情感忽视
文章图片
1.空虚感的产生,或许和情感忽视有关
内心空虚,可能不会被人重视,因为它更像是一种一般的不适感觉,甚至有些人都无法识别出自己的空虚,但其实,它的危害不容小觑 。
美国心理学家乔尼丝·韦布认为,最轻微的空虚感也能影响着人参与和享受生活的能力,而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它会驱使人们考虑结束生命,甚至真正采取行动 。
所以,我们要了解空虚的标志和信号:
有时觉得身体是空的;情感麻木;质疑生命的意义和目的;会有没有由来的想结束生命的想法;乐于寻求刺激;感到不同于其他人,并对此困惑不解;经常觉得自己是局外人 。
这是《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列出来的,如果我们觉得上面的几个迹象正是自己的写照,那就要考虑自己内心是否空虚了,并可能经历过情感忽视 。
因为空虚感的产生,和情感忽视有关——内心空虚的人,缺少的就是和另一个人产生情感连接 。
比如,一个人在人格塑形时期过着孤单又寂寞的日子,和父母之间很少有情感交流,这很可能导致他和别人,以及世界也无法产生情感连接,他就像在情感真空中长大的人,所以他自然感觉不到自己的感觉,体验不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么活在空虚中,要么在成年后寻找其他方式来”填补自己“,可以是交友、参加聚会,以及一些不良嗜好等等 。
而这也说明了感觉、情感连接对一个人的重要作用 。
正如韦布博士说的:“生命的燃料是感觉 。如果我们没有在童年时代得到充分的养分,我们必须在成年时填补自身 。否则,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活在虚无中 。”
空虚感 心理学:总觉得空虚的你,或许是遭受了情感忽视
文章图片
2.内心空虚的人,可能患上述情障碍
前面说了,从小经历过情感忽视的孩子,成人后可能有深深的空虚感,他们不仅很难快乐生活,还可能患上述情障碍 。
因为述情障碍,说的是一个人的情感有缺陷,最极端的表现是无法辨认自己的情感,也无法辨认他人的情感 。
也就是说,患有述情障碍的人,他们对情绪的认识和理解是不足的,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容忍,甚至感受任何情绪、情感 。
想想看,一个感知不到自己情绪的人,怎么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呢?
而这还是和家庭环境或家庭教育有关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