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琳|男大不当婚,女大不当嫁,年轻人如何被单身?( 三 )


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4年的“婚恋 职场 人格”和“爱情心理学”两门课程 , 选课人数超过了百万人次 , “婚恋 职场 人格”还获得了2017年度中国大学MOOC组织评选的“我最喜欢的MOOC”TOP3 , 婚恋课程的火爆说明在年轻人中存在着普遍的婚恋迷茫与焦虑 。
有些人怀疑而不愿恋爱 ,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的调查数据显示 , 在影响结婚意愿的原因中 , 青年选择“不相信婚姻”的占30.5% , 其中女性占73.4% , 这说明女性“恐婚”者比男性更多 , 而她们对婚恋的负面看法则往往来自于对身边人婚恋经历的所见所闻 。
更多的人则是不知如何开启适合自己的恋爱之旅 , 因此婚恋课程正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纠正年轻人对婚姻的负面认知和预期偏差 , 缓解他们对于婚姻的焦虑甚至是恐惧 。
当然 , 婚恋教育仅靠大学教育仍然是不够的 , 未来可以建立起涵盖从初中到大学再到工作岗位各阶段的、由浅入深的婚恋教育课程体系 , 例如在青年人参加工作后 , 妇联、社区、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可以邀请婚恋专家开设青年婚恋课堂与知识辅导 , 普及正确的两性关系知识 , 用系统性的教育来消除非理性的、片面的错误观念 , 帮助年轻人形成科学的婚姻价值观 。
抓住婚恋问题的痛点 , 让年轻人不再为爱徘徊
当前年轻人中有不少是"被单身" , 高强度的工作、紧张的学习、快节奏的生活消耗了年轻人的精力与时间 , 除此之外 , 他们还面临着各种主观或客观的不利因素 , 如社交圈狭窄、不善言辞等等 , 所以他们中不少人还缺乏投入到恋爱和结婚当中去的准备与耐心 。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的调查数据还显示 , 选择“觉得自己没时间没精力结婚”的占34.5% , 同时在影响结婚意愿的原因中 , 选择“找到合适的人很难”的青年占60.8% , 位列第一位 。
没时间加上成功率低 , 让很多年轻人无奈选择了随遇而安的佛系婚恋态度 , 因此一方面如何打破婚恋社交的困境 , 帮助年轻人更快更好地寻觅良缘 , 这也是需要社会各界来共同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 。
另一方面庞大的单身群体数量也为国内的婚恋交友行业奠定了市场及经济基础 ,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 , 线上相亲这种方式成为了年轻人婚恋交友的主要途径 。
去年9月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 有94.9%的受访者使用过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寻觅良缘 , 随着单身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 , 国内线上婚恋交友市场呈现出了整体平稳增长的趋势 。
比达咨询的数据显示 , 去年国内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达到了72亿元 , 同比增长了11.6% , 预计今年仍将基本保持去年的增速 , 市场规模将达到80.5亿元 , 用户规模也呈现出了同步增长的态势 , 去年12月用户规模突破了3000万人 , 由此可见 , 未来线上与线下婚恋交友市场都有着较大的现实消费需求与成长空间 。
「于见专栏」认为 , 当前的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在牵线搭桥方面仍不够给力 , 其最大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个人信息审核机制形同虚设 , 无论是普通会员、付费会员 , 还是线上或线下会员 , 平台既缺乏相应的核实手段也没有去严肃审核个人资料的真实性 , 资料是否属实全凭提交者个人自觉 , 有人就利用这一漏洞 , 通过虚假或伪造的信息进行诈骗 , 这给用户的情感、财产甚至是人身安全带来了不小的风险和隐患 。
二是付费服务与实际效果不成比例 , 平台上的收费项目很多 , 从查看对方资料到互动交流都要收费 , 如果要成为线上平台的会员需要支付一年100元至700元不等的费用 , 并且网站已成为了平台引流的工具 , 江苏省消保委的数据显示 , 在平台注册成功后 , 有65%的用户收到过平台的推销电话和短信 , 有51.2%的用户被推荐到线下门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