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青少年厌学怎么办:初三孩子厌学,排斥辅导班( 三 )


几次咨询后妈妈有了很大变化 , 从开始的孩子说一句她说十句 , 到孩子说五句她说五句 , 及最后能安静的听孩子说话 , 让小温很欣喜 , 母女之间的关系变得温情多了 , 她也开始敢于向妈妈表达了 。
小温向我反馈 , 有一次她看到妈妈又想唠叨了 , 但想起老师的交代只好憋了回去 , 当时妈妈的模样可爱极了 。
06
当小温的抑郁情绪缓解后 , 我们针对她的学习问题进行了正面的讨论 。
受“学习无用论”的影响 , 她也觉得学习并没有太大的用途 , 学习更像例行公事 。 我们讨论了她的兴趣爱好、未来的梦想和想成为怎样的人 。
她表示自己对未来并没有太多的期盼 , 因为父母已经帮自己规划好了——好好学习 , 上大学 , 找工作 , 好好工作;找不到自己的兴趣爱好 , 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知道自己现在是怎样的人 , 更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是怎样的人 。
我相信这是她内心真实的感受 , 但也知道她内心隐藏着更有动力的希望和力量 。
在详细讨论了“我是谁?”之后 , 她对自己的认识更清晰了 , 对现在的自己、过去的自己、未来的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 (此环节不是一蹴而就的 , 需要多几次进行 , 不断深入、巩固) 。
终于 , 小温袒露自己其实很崇拜村上春树那样的作家 , 也曾梦想当作家 , 但觉得不现实 , 且自己写作水平也还不够好 。
我们一起发掘她的优点与特长 , 探讨怎样才能与偶像靠近 , 达到那样的文字功底、文学基础、情感体验 , 将目标细化 , 具体到每一个阶段自己能够做些什么 。
经过探讨 , 她开始赋予学习新的意义——为成为一个好的作家打基础 , 磨炼自己的才能 , 增加自己的阅历和体验 。
在是否还上辅导班的问题上 , 小温表达了她的不愿意 。 妈妈从心底是希望孩子在节假日能继续上 , 因此存在着冲突 。 我与妈妈总结了孩子的状况 , 妈妈也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更能让孩子日渐恢复学习动力 。
于是 , 在引导下 , 妈妈与孩子达成一致 。 孩子恢复良好状态来学习课堂上的知识为首要 , 在此情况下 , 由孩子根据学习的进度来决定是否参加辅导班 。
多年来从各种青少年心理咨询个案中可以发现 , 其实 , 很多时候 , 孩子的内心是很单纯的 , 如果不被外界所影响和扭曲 , 他们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的兴趣是完好的 。
【青少年|青少年厌学怎么办:初三孩子厌学,排斥辅导班】而青春期的孩子体验着“成为大人”的过渡阶段 , 更想要的是父母的尊重和信任 , 从父母那里夺回自由选择的权利 。 否则 , 学习兴趣就被扭曲了 。
在学习兴趣完好的情况下 , 孩子遇到挑战和困难会自己思考、克服和解决;若孩子对学习生厌 , 不愿意上学 , 父母再大的责备或苦口婆心去劝 , 孩子也是“身在曹营 , 心在汉" , 难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 。
与其这样 , 父母不如适度给孩子决定权 , 让她自己思考及选择 , 并学会对自己的决定负责 。
妈妈后来反馈 , 她的改变 , 有了意外的收获——孩子的爸爸回家变多了 , 愿意给家庭更多的陪伴 。 孩子的学习态度也越来越积极 , 虽然没有参加辅导班 , 但她主动的购买了一些辅导书籍去学习 , 成绩也在稳步的上升 。
如今小温已是一所重点高中高二学生 , 她如愿以偿分到了文科班 , 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了 。
▎备注
西西弗斯 , 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 , 因得罪了众神主宰宙斯和冥王哈得斯而被惩罚 , 罚他把一块巨石推到山顶 , 当巨石快推到山顶时 , 石头的重量迫使他后退 , 巨石滚回原来的地方 , 于是 , 他又得从山下重新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