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因为有爱

世上没有任何地方比家更温暖 。
正像远航归来疲惫的船 , 在历经浩瀚大海的风浪颠簸洗礼 , 当灯塔的亮光划破夜晚的宁静 , 他们知道 , 是临近港湾了 , 无论船还是人 , 预示着温暖将至 , 内心便升腾起阵阵热情 , 而当家的灯火聚焦于他们的视野里 , 所有的伤痛便在归家的那一时痊愈 , 所有的疲倦在那一刻烟消云散 。
因为有爱 , 温暖的爱是治疗思念和疼痛最好的良药 。
工作性质使然 , 我是一个常常在路上的人 , 有风有雨有阳光 , 有苦有累有疲倦 , 构成了我人生旅程的点点滴滴 。 在外的日子 , 或长或短 , 或激情迸发或寂寞无助 , 总是在拼搏中默默付出 , 在时光的流逝中演绎精神的皈依 。 但无论白昼还是夜晚 , 当思念和怀恋在心田升腾的时候 , 总会向着家的方向瞭望 , 尽管我知道那很遥远 , 是目视所不能眷顾的 , 但我想那颗火热的心会越过山河大川 , 从蓝空中飞过去 , 栖落在家的阳台边那株翠绿的枝头 , 抚慰同样在瞭望远方的我的家人 。 我不知道他们此刻在想什么做什么 , 但在我的潜意识里 , 他们同样会以担忧的心绪凝结着对我的思恋和怀想 。
多少次归家的时刻 , 我才真正理解“归心似箭”这个词汇所赋予的博大含义 , 那是只有远行归家的人才能读懂的最深切的“情书” 。 感觉中 , 车、机总是很慢很慢 , 直到远远地看到家里闪亮的灯火 , 以及他们晃动的身影 , 才觉得已经触及到了家的情愫 。 我知道即将被那种彻骨的温暖拥抱沐浴 。 在踏进家门的那一刻 , 相互看着对方的欣喜 , 所有家人一直悬着的心才会蓦然着地 , 那种情愫叫安然 , 那种清韵叫温馨 。
在家的日子 , 那才是真正的日子 。 尽管或许平淡 , 抑或争吵 , 但我愿意仔细的去咀嚼它领悟它珍视它 , 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品出它郁香与苦辣的滋味 , 略出它浓郁的风情 , 以及舒心与安宁 。 因为我知道 , 生活中有诗 , 也有散文 , 更有小说 。
诗是浪漫的代名词 , 诗让人激情飞越 , 诗与远方一直点燃人们的期许与希冀 , 在前行的路上倾情燃烧 , 直到希望落地生根 。 无法想象 , 如果生活中没有诗韵的碰撞 , 那该是多么的寂寥和悲叹 。 但过度的诗化会演绎成精神病态 , 生活无疑要揉进些散文篇章 , 那既是一种悠悠的抒情 , 又是一曲缓缓的散板 , 如同激越穿过一座高高的山脉后 , 眼前呈现的是一马平川 , 绿草如茵 , 和煦阳光 , 你可以随意地躺在那里 , 仰望寂静蓝天上悠悠的白云飘过 , 目视欢快的鸟儿在天空自由翱翔 。 其实 , 真正的生活最终会演变成小说 , 五味杂陈弥漫你全部的家庭故事 , 情节在徐徐中延伸 , 细节往四处伸张 , 在跌宕起伏中接受命运的爱恋与鞭打 。
这便是家的内涵 。
我深知自己是个平凡人 , 但除在工作上认真履职外 , 我更会地尽力地扮演好丈夫、父亲和儿子的角色 , 尽我所能撑起这个小家的天空 , 给父母以孝敬 , 给妻儿以高度以温馨 , 我会倾情把饭菜做得色香味俱全 , 也会把地板门窗擦拭干净 , 洗涤那些布满红尘的衣物 , 再讲述那些自己的故事和见闻 , 与他们做着情感的交流 。 所有这一切 , 就是让他们在香甜舒心中品味生活的滋味 。
也许说爱是一个奢侈的话题 , 但生活中不能没有爱 , 亲情爱情构成了家的全部 。
我愿在这种有爱的家里 , 丰富自己的人生 。
【|青未了|因为有爱】(作者简介:朱卫军 ,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临沂市文学院副院长 。 出版有散文集《故土的馈赠》、《乡城》、《夜潮地》、诗集《故土的情韵》、长篇报告文学《辉瑞梦 , 兰陵情》(合著) , 另有部分中短篇小说见于各报刊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