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 她妻子因为自小没有母亲的滋养和教导 , 也不懂得怎样对待孩子 , 孩子一哭闹 , 她就将几个月大的孩子丢在床上 , 要么不理不睬 , 要么大喊大叫 , 很难有平和情绪 , 更不要说一个理智妈妈应该具有的淡定 。 加上侄子终年在外打工 , 她整天和嫂子相处 , 两人总难免因为家庭琐事磕磕碰碰 , 因此 , 也难以有好的心态对待刚出生的孩子 。
不得不承认 , 和哥哥一代被逼外出的心态不同 , 侄子、侄女外出打工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 相对贫穷固然是其选择外出的理由 , 但对于年轻而又过早当妈妈的女孩而言 , 很多时候 , 外出打工是她们逃避养育孩子的最好借口 。 在她们的思路和情感发育中 , 养育孩子的繁琐让她们苦不堪言 , 而过早外出对另一个孩子的伤害 , 根本就没有进入她们的视线 。
留守儿童缺爱的童年 , 让他们从小难以获得爱的能力 , 当他们长大到做父母时 , 这种爱的缺失 , 并不会随身份的改变 , 有如神助一般的得以弥补 , 爱的荒芜的代际传递 , 才是真正让人担忧之处 。
对比城市正常家庭孩子获得的关爱和良好教育 , 不可否认 , 另一种看不见的差距 , 已经将城乡差距的鸿沟越拉越深 。 但另一方面 , 因为多年在外的打工经历 , 侄子、侄女一辈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植入当下的消费理念 。 不论是穿衣打扮、结婚置业、还是日常起居 , 其风向标已经和城市孩子没有差异 。
侄子尽管婚前没有赚到过什么钱 , 但换智能手机的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其妻子网恋而成 , 让哥哥、嫂子安慰) 。 结婚典礼 , 甚至还请了乐队、车队 , 更不要说农村流行的三大件金饰(项链、耳环、手圈) 。 其所营造的气氛 , 和城里任何一个高档酒楼举办的婚礼没有本质上的差异 , 唯一的不同就是婚礼的背景是在一个并不富有的农家 。 面对如此的场景 , 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的余地 , 婚礼的排场 , 婚礼给女孩的彩礼和装备 , 在他们彼此暗淡的一生中 , 几乎就是仅有的一次出彩机会 。 而为此背下的债务 , 顺理成章成为一个新家庭的沉重起点 。
再次是传统乡村结构已经失去内在坚韧扭结 , 经济的脆弱加速了乡风乡俗的凋零 。 以养老为例 , 尽管几千年来 , 养儿防老一直是农民最为坚定的信念 , 但这一朴实愿望 , 在严酷的生存现实面前受到了极大挑战 。 贺雪峰团队曾提到湖北农村老人自杀的现象非常严重 , “笔者所在研究中心调研表明, 两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区 , 是一个自杀率极高的地区 , 尤其是老年人自杀率 , 已经远远高于正常自杀水平 。 ”(《试论农村自杀的类型与逻辑》 , 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16期》) 。
陈柏峰在《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一文中 , 再次强调了这一事实 , “老年人高自杀率、高自杀比重、以及自杀率、自杀比重的高速增长 , 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 这种事实的残酷性令人震惊 。 ”(载《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若不是亲眼所见 , 亲耳所闻 , 几乎很难相信这么残酷的情况如此普遍 。
在婆婆生重病期间 , 不时有村里乡亲过来看望聊天 , 总是提到 , 农村老人得了病 , 总是拖着 , 能得到及时救治的情况很少(嫂子因为每天细心护理婆婆 , 及时帮她翻身、换药 , 得到了村里人一致好评 , 成为全村媳妇的典范) , 如果得了绝症 , 一般就是等死 , 有些老人不愿拖累子女 , 很多都会选择自行了断 , 有些儿女实在无法忍受这种长期的折磨 , 也会选择逐渐减少给没有自理能力病人的食物 , 最后活活饿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一个女人最好的嫁妆就是一颗体贴温暖的心 婚姻进入瓶颈后,怎么熬过柴米油盐的无聊期?
- 离婚|“过完年了,咱们去离婚!”春节后离婚率飙升,现代人的婚姻咋啦
- 最近有位读者给我留言说:“中年女人真的很可悲 中年女人离婚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诉苦?
- 01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离婚的男人比离婚的女人更吃香 离异带着孩子的女人,真的适合你吗?
- 婚姻有时真的让人捉摸不透 这3种婚姻,最折磨人
- 01不管是明星夫妻还是寻常夫妻 男人出轨后,最后受伤的终究是女人
- 结婚|结婚前给女人的忠告:只承诺不行动的男人,不要轻易嫁
- 冯化成|人世间:周蓉这样自私的人,才有离开冯化成的底气
- 朋友在精,不在多,和值得交往的人共相处,和心里有你的人做朋友
- 在我们的生活中 为什么丁克夫妻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