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被催婚时,到底在想什么?丨媒体札记

【|年轻人被催婚时,到底在想什么?丨媒体札记】“一想到不用回家过年 , 我内心竟然有一丝窃喜 。 ”大年初一早上 , 同样无法回家的我 , 在一期播客中听到了这句略显叛逆的话 。 主播的理由很简单 , 除了能趁机逛逛平日被挤爆的热门展和网红咖啡馆 , 不用回家被“拎”着催婚 , 或许才是最大的“反作用力” 。
|年轻人被催婚时,到底在想什么?丨媒体札记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逢佳节被催婚” , 已然成为一茬茬单身青年的共同经历 。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 , 68.2%的受访未婚青年都经历过“催婚催恋” , 80.6%的受访者坦言被“催”增加了春节走亲访友的压力 。
催婚在春节期间密集“爆发” , 大概源于一种心照不宣的传统:对于公事 , 人们总喜欢回以一句“有什么事儿 , 过完年再说”;而像婚姻这种人生“大”私事 , 家长们则像找到了一个按捺许久后的释放节点——“趁过年 , 咱们必须好好说说这事儿 。 ”
在催婚对话中 , 能够全程心平气和的凤毛麟角 , 大多是鸡同鸭讲 , 不欢而散 。 《光明日报》在评论《“每逢佳节被催婚” , 为什么引发全网共鸣?》中直言:近年来 , 关于催婚的讨论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 , 成为困扰在未婚子女与其家长间的社会症候 。 如何理解其背后的代际差异、社会变化和沟通失灵等面向 , 则是喧嚣之后值得思考的问题 。
催婚双方 , 为何常常一谈就崩 , 没法好好说话?《北京青年报》的时评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说到底就是两代人之间的话语体系存在代沟 , 螺丝拧不进螺母 。 ”比如 , 当父母坚持“什么年龄做什么事”的观念 , 时常有种被同辈“落下”的焦虑感 , 而子女却认为不能“为结婚而结婚” , 自己是在被逼迫做事时 , 双方缺乏共同的认知基础 , 自然会陷入无法对话下去的困境 。
与此同时 , 两代人在生活经验上的分化 , 也会加剧他们婚恋观念的断裂感 。 《光明日报》发文评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 社会区域的加速流动 , 年龄的符号意义与父母的固有习惯不再吻合 。 ”父母应当意识到 , 由于受教育年限、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的不同 , 孩子的人生时间表很可能会有改变 , 上一辈的固有经验已不能完全照搬于子女身上 。
现实生活中 , 要一笔抹掉这些差异固然不易 , 但是意识到认知差异的存在 , 以积极的沟通方式直面这些分歧 , 才能使彼此的交流更加顺畅 。
要做到这一点 , 首先还需放下“确定自己一定对”的固执 。 在“催婚大战”中 , 常常会出现类似的僵局:父母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 , “居高临下”地给孩子安排人生;被“安排”的子女拗不过 , 便用各种方式消极抵抗 。 可事实上 , 对于他人、自己的婚姻和人生 , 谁又能完全“确定”应该怎样呢?即便是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父母 , 谁又能说真正参透了婚姻 , 读懂了爱情?
|年轻人被催婚时,到底在想什么?丨媒体札记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打开心扉 , 坦言自己的不确定 , 是一种勇气 , 也是一种智慧 。 澎湃新闻网的一篇评论就表示:妈妈为自己细致规划了一个标准的“幸福家庭” , “我什么都为你想好了 , 就看你怎么做 。 ”这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 可是作者每次听到这个说法时 , 却有一种窒息感 , 因为这种标准的“幸福家庭”模式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 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