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房间,暴露了你的生活状态( 二 )


收纳师说整理前的第一步 , 就是把清空空间 , 把所有东西先拿出来 , 然后再进行筛选和整理 。
当你决定把一个空间里的所有物件都拿出来整理的时候 , 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
对这些东西分门别类的时候 , 你会发现:
这件衣服我一次都没穿过;
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 我什么时候买的;
之前怎么也找不到的物件 , 原来在这儿呢 。
先了解 , 再改变 。
整理和改变 , 最难的不是过程 , 而是开始 。
在面对每一件物品时 , 会回忆起自己购买的初心 , 在重温的过程 , 也是取舍的过程 。
你的房间,暴露了你的生活状态
文章图片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的作者近藤麻理惠在书中:
整理并不是单纯的关于留和扔的命题 , 而是让自己重新正视与物品的关系 , 并进行为微调 , 从而创造更美好生活的绝佳学习过程 。
在这个绝佳的学习过程里 , 通过整理物品来观察自己 , 了解自己的消费观 , 以及消费观背后的欲望 。
生活到底是要不断做加法还是做减法 , 只有先“看到”自己 , 才能再走向“做到” 。
看到和做到之间 , 隔着的是“知道”:知道自己有什么 , 知道自己要什么 , 再知道自己做什么 。
就像每个收纳师都推崇的一句话:
爱上收纳和整理 , 是因为它能帮我理顺思维 , 帮我看清自己 , 让我觉得我获得了自己生活的掌控感 。
你的房间,暴露了你的生活状态
文章图片
你的房间,暴露了你的生活状态
文章图片
收纳、整理、重建秩序 ,
整理房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
风靡全球的《断舍离》的作者山下英子老师曾说:
你的房间,暴露了你的生活状态】断舍离 , 断的是物品 , 但其实脱离的是执念 。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叫Jane的网友分享的故事: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收拾房间的习惯 , 因为和朋友合租 , 我住隔间 。 隔间真的很小 , 除了一张床 , 一个简易的衣架 , 什么都没有 。
简易的房间 , 让人觉得不值得去认真收拾和整理 。
每天衣服、包包什么的就随便往床上一堆 。
时间一长 , 屋子堆的乱七八糟 , 鞋子东一只西一只 , 商场促销囤积的卫生纸和附赠的小礼品堆满墙角 , 促销打折买的一堆衣服裤子 , 还有一些外卖的袋子 , 也不知道为啥留着……
这种情况持续了七八个月 , 直到一次被迫在单位加班到凌晨 , 一个人又冷、又饿、又有些害怕地走完黑夜回到家 。
看着这房间 , 简直是个没有希望的地方 , 我的情绪一下子就崩溃了 。
我问自己:“这过的是什么日子啊?你看看你把自己搞得多狼狈啊?”
第二天休息日 , 我觉得必须得做点什么:买了一个布艺的组装衣柜 , 一个小书桌 , 几个收纳盒 。
整个周末都在叠衣服、归置、断舍离、擦洗 , 那是一种久违的充实和满足 。
我发现房间一点一点变得有秩序 , 心里也变得明亮 , 变得不焦虑 , 安定而又享受 。
这个房间 , 开始变成了我的家 , 可以给我安宁、秩序感和安全感的地方 。
你的房间,暴露了你的生活状态
文章图片
自己亲手整理过的房间 , 才会明白“房子是别人的 , 生活是自己的”是多么温暖一句话 。
能有勇气做点什么 , 就是走向变好的开始 。
“断舍离”的精髓是:斩断物欲 , 舍弃废物 , 脱离执念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