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失恋的体验 , “为什么会失恋?”也是深深困扰着我们的问题 。
大多数人失恋可能是因为 , 有意无意中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
这种恐惧可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 也可能在一段关系的不同阶段显现出来 。
我们通常会做点什么来防御掉这些恐惧感 , 并坚信这些防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防止自己受伤害 。 这些防御可能让我们感到一些虚假的安全感 , 但是也让我们远离自己想要维持的亲密关系 。
是什么让我们离爱情越来越远?
本文图片
电影《小妇人》
01.
是什么让我们害怕亲密?
真爱让人感觉脆弱
一段新的关系总是充满了未知 , 而对未知的恐惧是我们的天性 。
爱上一个人形同一场冒险 , 我们充分信任对方 , 允许他们影响自己 , 而这让我们感到不安全和脆弱 。 于是我们的防御机制开始起作用 。 长期以来我们维持自给自足的习惯开始瓦解 。
一般越是在意 , 受伤越多 。
新恋情揭起旧伤痕
当我们走进一段关系时 , 很难意识到过去经历对我们的影响 。
自童年开始 , 过去关系中令我们受伤的经历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 影响着我们如何感知亲近的人及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 。 过去的消极影响可能让我们在向新的对象敞开心扉时产生警惕 。
我们可能主动远离亲密关系 , 因为它会激起我们对伤痛、失落、生气和拒绝的旧感受 。
Pat Love博士接受PsychAlive网站采访时说:“渴望往往与痛苦相关 , 对爱情的渴望也一样”现下的痛苦过去并没有感受过 。
本文图片
电影《小妇人》
爱挑战旧身份
大部分人在潜意识中都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 。
我们很难感知自己的价值 , 也不相信有人真的关心自己 。 我们都有一个“内在的批评声” , 它在我们脑海里扮演一个严苛的教练 , 说我们毫无价值或不配开心 。 童年痛苦经历、早年生活受到的批评态度及父母亲对自己的感受 , 塑造了这位教练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这些态度会根植于我们的内心并伤害自己 。
作为成年人 , 我们可能很难把这些态度看成敌人 , 取而代之的是把这些态度的破坏性观点内化成自己的 。 这些批评性的想法或“内在声音”常常伤人并令人不悦 , 但它也会在熟悉的场景中下给予我们安慰 。
当有人用不一样的的方式看待我们、爱我们并欣赏我们时 , 我们可能会觉得不舒服甚至防御起来 , 因为这种新的态度 , 挑战了我们建立以久的信念 。
真愉悦带来真痛心
正如“乐极生悲”一样 , 每当我们沉浸在喜悦或生命的珍贵中时 , 往往会伴随着悲伤 。 很多人都会逃避那些能带来快乐的事情 , 因为它们也会让自己痛苦 。
反之亦然 。
我们不能保证对悲伤事件保持麻木的态度 , 但可以选择对快乐的事保持距离 。 当坠入爱河时 , 我们可能不敢全身心投入 , 因为全身投入会激起我们对悲伤的恐惧 。
本文图片
电影《小妇人》
爱常常不平等
我认识的一些人中 , 很多都不敢和喜欢的人靠的太近 。
因为他的爱太过浓烈了 , 他们担心如果和这个人在一起 , 不平等的爱最终会伤害到自己 。 事实是爱常常是不平等的 , 对另一个人的感觉也常常忽高忽低 。 我们对某人的感觉也是不断变化着的 。 仅仅几秒钟的时间 , 我们就会对爱人感到恼火、生气甚至憎恶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父母|我花30多万,供你读完研,就因只给弟弟买房,你要断绝关系?
- 爱情|变心的男人,会如此“敷衍”你
- 墨然|能把这些话落实到实际的人,心里是有你的
- 两性关系|感情生活中这样走,男人或许对你情有独钟
- 媳妇|父亲开玩笑跟弟弟说,让姐姐好好挣钱,以后你娶媳妇还指望她呢!
- 当你老了,去兄弟姐妹家吃顿饭,就会明白这四件事!
- 修·蓝|我们要时常清理自己的负能量,记得多说“谢谢你”和“我爱你”!
- 镇江中院青年干警参加“镇好邮你”青年联谊活动
- 人际关系:如此对你的人,真的没必要继续联系了
- 艾西瓦娅|印度第一美女艾西瓦娅:美若天仙人见人爱,为何嫁给香蕉树还被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