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和苟活,哪一种更适合自己?( 二 )
是的 , 这群新生代们处在一个衣食无忧的时代 , 他们赚钱的目的并不是养家糊口 , 而是靠他们独有的一腔热血去打拼事业 。 学历在一方面可以使他们的“敲门砖”变得更坚硬 , 但长时间沉浸在学海的他们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 甚至充满了未知的恐惧 , 不敢去尝试 。
文章图片
还有一同学B , 与我毕业于同一学校同一时间 , 她所干过的工作我总结了几个特征:漫无目的、没有技术含量、月入3000 。 电话销售、餐厅服务、人工客服 , 现在的她在做着信贷专员 , 其实就是干催收 , 打电话追着人要债的那种 。 我问B:你就没有自己想做的工作吗?B说:我有啊 , 但是做过之后发现和我预期不太一样 , 很迷茫但又不能闲着 , 所以能做这种类型的工作 , 这样万一哪天遇上了自己适合的 , 离职也不会太麻烦 。
于是B一直在等着适合她的工作自己“长”腿来找她 , 自己也逐渐满足于当下3000月薪的无脑工作 。
数据显示有6成刚出社会的“小白”们在就业第一份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后选择转行 , 认为和自己预期的工作内容差距过大 , 这导致他们只能漫无目的的去探索别的行业 , 总想着能否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 。
再者当今网络发达 , 各大流量平台上动不动就会出现一些励志文案视频 , “00后工作5年的我给自己买了一套别墅”、“如何做到一毕业就月入过万?”、“没有背景全靠自己 , 只花1年全款买车”......诸如此类视频屡屡皆是 , 让人眼花缭乱的同时将一些不当的思想灌入了这群做“白日梦”的年轻人中:我不是没有能力赚钱 , 我只是还没找到真正适合我自己的工作!
文章图片
【离职和苟活,哪一种更适合自己?】不过年轻是他们的资本 , 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用来试错 。
工作的本质是用劳动换取能生存的物资 , 当不需要谋生时 , 赚钱只是享受消费的前提条件 。
二、无解的“有毒文化”
“疫情来的让人猝不及防 , 我根本来不及准备就被开除了 , 现在只能拿着赔偿金站在风中凌乱”一位来自服务行业的小C说道 , “我所做的工作内容是销售服务 , 主要对接网络上的客户让他们购买我的产品 , 很多时候客户看中的不只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 更多的是公司的企业文化价值 , 但如今不给开工 , 只能大幅度裁员了 。 ”
以中国南方人才市场2021研报为例 , 2020年员工整体离职率为14.8% , 与2019年相比 , 同比下降21.7% , 降幅明显 。
文章图片
因为受疫情影响 , 员工被动离职率升高 , 同时市场外部机会大为减少 , 员工主动离职率下降 , 两者相加 , 离职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
虽然整体行业离职率降低 , 但不同行业离职率差异明显 。
文章图片
2020年制造业离职率为17.8% , 高居各行业之首 , 其余排名靠前的传统服务业、文体/教育/传媒行业皆具有人群聚集性的特点 , 且开工不足 , 收入锐减 , 造成了人员的主动流失 。
厂里的流水线工人被动离职后 , 拿着几万块的赔偿金在家刷着手机等着下一个大厂开放职位 。 经历双减和疫情双重打击的教育机构老师们离职后对未来一片迷茫 , 有的转行做销售 , 有的专职在家带娃......
疫情固然会影响离职率 , 但是根据MIT斯隆管理学院的一份3400万离职员工的资料统计发现 , 薪酬竟然不是最主要的!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教养到底是什么?陈道明说:“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 有教养的人,往往是这样的
- 在微信上和大学时期的好友聊天。|为什么年纪越大越不会恋爱了?
- 在很多人的眼中 优秀的女人出轨了,我却不敢和她离婚
- 又一大国重器?行驶在草原里的巨无霸,全球只有中国和德国掌握
- 那天 二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 都说人与人的交往看缘分 闺蜜和相亲男在一起了,我该怎么办?
- 真正理想的爱情和婚姻 婚姻中的矛盾和苦涩,却总是下不了离婚的决心
- “寺”和“庙”有什么区别?99%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很关键!
- 为什么现在95后00后动不动就离职!
- 这15条稳妥的离职原因,以及必须避免的15个坑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