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斯和大石头:生命只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惩罚吗?
请想象一下 , 你遭到天谴 , 必须把一颗大石球推上山 。 你别无选择 , 只好往手心里吐口水 , 开始认真工作 。 你用全身的力量顶住那颗浑圆的石头 , 慢慢往山上推去 , 汗水从你的额头滴了下来 , 你双手流血 , 用整个身体撑着石球 , 你的脸颊紧紧地压在那坚硬的石头上 , 满脸因疼痛而扭曲 。 但是你继续推着 , 一步又一步 , 石球滚了一圈 , 又是一圈 。
渐渐地 , 你忘记了一切周遭发生的事 , 不再想昨天或明天 , 天地间只剩下你跟石头 , 你仿佛跟石头合为一体 。 你忘记了时间 , 直到你突然发现 , 你已经到了山顶 。 终于到了!但是当你一意识到这件事 , 石头就从你手中滑走 , 滚往山下去了 。 一切辛苦都白费了 。 这个工作毫无意义 。
此时你听到诸神的笑声 。 他们对你呼唤:“这就是你的命运!你必须一再地推这个石头上山 。 而且每次它都将再度滚下山去 。 ”
文章图片
你挫败地往山下走 , 朝着山下的石头走去 。 你深深吸一口气 , 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 。 “这块石头是我的命运 , 我的使命 。 ”你这么想 。 到了山下 , 你再度投入这项任务 , 开始顶那颗石头——不是因为诸神要求你 , 完全只因为你愿意这么做 , 你把自己的命运握在手里 , 并突然感觉到 , 自己是幸福的!
这些思考来自20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加缪(AlbertCamus , 1913年—1960年) , 他是除了萨特(Jean-PaulSartre , 1905年—1980年)与西蒙·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 , 1908年—1986年)之外 , 最为人所知的存在主义者 。 存在主义的基本立场是 , 人类是孤立无援的存在——处在没有上帝、没有命运也没有计划的世界里 。 存在主义者思索着人类的存在 , 也关注人生黑暗的一面——死亡、恐惧、绝望与荒谬 。 然而超越这些现象的是 , 人类有绝对的自由 , 如同黑暗世界里的一道光芒 。 萨特认为 , 人类是由自己造就而成的 , 其本质就是没有本质 , 也就是变化多端的存在 , 能由自己变成一切 。 我们每个人随时都可以辞去工作 , 结束一段关系 , 移居国外 , 把一切抛在脑后——我们的人生完全握在自己手中 。
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 , 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加缪撰述了讨论荒谬性的哲学 , 他认为 , 上帝既不存在 , 世界也没有意义 , 我们生活在没有边际的宇宙里 , 住在行星的表壳上 , 位于银河系边缘的某处 。 日复一日我们出门上班 , 完成我们的工作 , 晚上喝点啤酒 , 然后躺下来睡觉 , 我们如此生活 , 仿佛不知道有一天我们都要死去 。 可是死亡是确定的 , 我们死亡之后 , 一切就结束了 , 然而世界会继续运转 , 好像我们从不曾存在 。 人类有一天也将完全灭绝 , 而且不会有人在乎 。 我们的一生 , 就像朝生暮死的蜉蝣 。
文章图片
生命没有意义 , 这种想法常常为我们所排斥或遗忘 , 我们如此做事 , 好像我们所做的事情皆有意义可言 , 我们把自己跟我们的计划看得很重要 。 我们追求各种目标 , 也为我们的未来做各种准备 。 也许我们别无选择 , 但事实就是如此 , 我们确实只能这么做 。 尽管我们当中有许多人相信 , 究竟说来 , 这一切毫无意义 。
加缪认为 , 荒谬性就是建立在这一组对照上:人类会寻求意义 , 会追求目标 , 会为自己打算 , 实际上却处在漫无边际、没有意义的宇宙里 。 这种荒谬性 , 就如同西西弗斯的处境 , 他也被迫从每日的劳动里找出意义来 。 然而终归而言 , 他很清楚一点:石头会再度滚下山 。 根据加缪所想 , 我们的人生就像“西西弗斯的任务” , 是一场毫无意义的行动 , 没有用处 , 也不会成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傅盛在《认知三部曲》中曾说:人和人最大的差别 在婆媳矛盾中,谁来带孩子是个大难题
- 简·奥斯汀在《理智与情感》中写道:婚姻 男友家境平平,我还要和他在一起吗?
- 老话说:“不到黄河不死心 和老公结婚后,婆婆一直在找茬,我该离婚吗?
- 约翰·戈特曼《幸福的婚姻》:婆媳关系紧张的核心 婆媳关系的本质是三角关系,你会和婆婆争老公吗?
- 《诗经》里说:投我以桃 亲戚之间,要怎么处理和维持关系呢?
- 火车车厢为什么偏偏没有编号18号车厢,却有17号和19号
- |凯特穿“水手服”会见玛丽王妃,撞衫戴妃,和婆婆就像双胞胎
- 做一个良善、柔和,有悲悯和宽容的人,早上好
- 人到中年,请放弃无谓的圈子和社交
- 婚姻是神圣的 我和男友同居2个月就怀孕了,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