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发 被全网骂惨,上个节目就逆袭成功了?( 二 )


其实美发行业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 所谓“行行有门 , 门门有道” , 这一行的学问同样不少 。
生活里很常见的男士背头 , 长度比例的控制、发尾弧度的内勾、造型的控制力 , 都有很多讲究 。 这两年“风很大”的公主切 , 露肤面积、对称比例、三条切线的位置、每一个细节里都是知识点 。

如何通过发梢弧度来衬托脸型 , 如何用刘海长短来表达美感 , 如何用碎发层次来传递性格…发型师们拿起剪刀手起刀落 , 背后需要十年如一日的精进和研究 。
提升技术、提高审美、加强沟通能力、为顾客定制出真正适合的发型 , 我在这群发型师身上 , 看到了真正的“匠心精神” 。
而且发型的改变反应着一个时代的流行文化和大众审美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发型师也是传递着审美风格的重要群体 。
03.用双手创造美好 , 何来鄙视链?
但是回到现实中 , 发型师面对的刻板印象太多太多 。
就像夏鑫建面对的困境一样 , 他在节目里坦言自己因为职业被人瞧不起 , 好像做美发就很低下 。 “低下”这两个字 , 夏鑫建说得支支吾吾 。

家人眼里的他不过是个低学历的“剃头匠” , 夏鑫建甚至还成了亲戚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 。
这种对自己职业的不自信 , 被家人的不理解 , 一直伴随着夏鑫建的成长 , “自卑”成了他面对自己职业时挥之不去的感受 。
事实上 , 学历并不能代表一切 , 美业的从业门槛对学历的要求不高 , 但对能力的要求并不低 。
谁说没有高学历就等于没前途?有着精湛手艺的发型师 , 同样可以成为技术型人才 , 一样有着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
在节目里 , 50位发型师原本是按照市场价格来划分等级的 。 但是随着比赛的进行 , 这种等级被打破 , 大家回到同样的起跑线 , 全凭手艺说话 。 行业内部从来没有高低贵贱 , 社区理发师照样能打败明星发型师 。

不管是市场价格还是学历高低 , 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判定一个职业的鄙视链 。 大家在不同的领域里各有所长 , 知识是储备的过程 , 手艺是磨练的过程 , 不要因为一个人的起点去肆意评判他的终点 。
这也是《手艺人大会·发型师季》这档节目的意义吧 , 通过聚焦小部分人的现状 , 去消解大众对整个行业存在的种种刻板印象 。 让那些存在“职业羞耻”的发型师们找到存在的价值 , 树立起行业自信 。

在我们的生活里 , 像夏鑫建一样 , 总觉得自己的职业“难以启齿”的其实还有很多 。 他们也许是外卖员、也许是清洁工、也许是服务员…这种“职业羞耻”真的要从根本上破除!
每一个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己生活、改变别人生活的人 , 都理应得到尊重 。
阿美想说:
劳动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 是手艺人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更舒适 , 每一个为美好生活做出努力的人都值得被大家尊敬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