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纹 群体中的异己,来自少数者的小念头 | 说服力在哪一边( 三 )


请注意,当着众人群体表达意见的时候,人们可能会选择“服从”,但心里却不见得真正认同;
对于“少数组”来说,尽管自己看到的是蓝色,多数人也看到的是蓝色,但他们的心中却忍不住浮出一个念头,
为什么就是有人在不停地说绿色?哪里出问题了?也许是她的眼睛?也许是我的眼睛?也许真的是绿色......
对于“多数组”来说,多数人看到是绿色,还有人不停地喊绿色,好吧,当着你们我就喊绿色;
可是,在别人看不到的私下记录里,对不起,我觉得我看到的就是蓝色,于是我就写蓝色......
(详细实验见:Majority and Minority Influence Using the Afterimage Paradigm: A Series of Attempted Replica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4(1) (1998): 1–26.)
条纹 群体中的异己,来自少数者的小念头 | 说服力在哪一边
文章图片
4 大想法和小念头
如果觉得实验太复杂,你不妨这么理解;
多数人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和说服,通常只是短暂的服从;
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相对很低 。
但少数人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和说服,却另辟蹊径 。
这种“异己”的念头,不带有任何压力和强迫,但却让人无法忘怀 。
它会在人们心中种下一个种子,不自觉地生根发芽 。
在“谈判秒杀力”里,我想借用下面的方式来陈述这个对比 。
Big idea Vs Small idea大想法 和 小念头
比如,
在和女儿谈及学习、考试和人生的话题时,我想给女儿的“大想法”就是,
没有学历文凭,就没有好工作,就无法获取更好的社会资源,挣不到更多的钱,很难幸福 。
不得不说,这是当今社会多数人的选择和观点,这是一个“大想法” 。
桔梗我从小到大,就是被我的父母用这样的“大想法”灌输,考试、升学、再考试、找好工作、挣钱,一步步走来 。
仔细想来,我无条件“风从”了这个“大想法”,但我从未真正仔细思考过这个想法是否是正确的 。
当这个绝大多人都“服从”的想法扑面而来,我们几乎无从辩驳;
难道不是这样吗?
当我把这个“大想法”说给女儿听的时候,她一脸茫然,我从她脸上读到的信息就是,
既然你们都这么说,我还能有什么选择呢?
在桔梗我四十岁以后,裸辞在家,一头扎进“谈判思维”后,我突然有了“小念头” 。
这个小念头就是,
也许,如果我们可以找到心中真心喜欢做的事情,并一直追求下去,我们也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
我也把这个“小念头”说给女儿听,但没有任何压迫感,也没法给她多么强大的说服力,因为除了我,身边几乎没人选择这样的生活;
我想告诉女儿,她也可以从小就这么做,但我没有说服力,只是一点一滴地做给她看 。
这绝对是一个来自少数人的小念头,希望它能在女儿的心中生根发芽 。
我会等着它开花的那一天 。
条纹 群体中的异己,来自少数者的小念头 | 说服力在哪一边
文章图片
5 小结
说服力到底在哪一边?
少数人这一边更加深远 。
这里是“谈判思维”!
“说服力在哪一边 第四篇”待续
---桔梗(839239@qq.com)
条纹 群体中的异己,来自少数者的小念头 | 说服力在哪一边
文章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