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纹 群体中的异己,来自少数者的小念头 | 说服力在哪一边( 二 )


文章图片
(这是因为上图黑五角星对应补色为白五角星,黄色矩形补色为蓝色,绿黑条纹补色是红白条纹)
好,在明白了视觉负残像这个原理后,让我们看看什么是“双向心理学实验” 。
条纹 群体中的异己,来自少数者的小念头 | 说服力在哪一边
文章图片
3 双向心理学实验
这个实验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
实验对象共十五人,共同观看大屏幕上播放的一系列的纯色PPT,满屏幕的蓝色;
然后工作人员会要求十五个分别把自己看到的颜色说出并写下来;
接着,大屏幕上的颜色转化为白色,那么根据负残像原理,此时实验对象应该会看到不同程度的补色 。
同样,工作人员会让十五个人记录残像的颜色,不同的是,残像颜色用打分方式;
打分从1到9,1表示最接近黄色(蓝色补色),而9表示最接近红色(绿色补色) 。
在打分的同时,工作人员把十五个人分成两组,并把不同的信息表发给他们;
第一组人得到的信息是,根据这个实验以往的数据(大约几千人),大约18.2%的人看到的ppt的颜色是绿色,大约81.8%的人看到的是蓝色;
第二组人得到的信息是,根据这个实验以往的数据(大约几千人),大约81.8%的人看到的ppt的颜色是绿色,大约18.2%的人看到的是蓝色;
两组人获得了显著不同的信息;
他们都会感到困惑,因为数据里有人看到了绿色(而实际上一直播放的是蓝色);
对第一组人来说,困惑的信息来自少数人(只有18.2%),不妨称他们为“少数影响组”;
对第二组人来说,困惑的信息来自多数人(达到81.8%),不妨称他们为“多数影响组”;
好,第一阶段结束 。
最有趣第二阶段开始了,两组人开始看第二轮的ppt;
这一轮的ppt同样播放还是一系列蓝色的画面(没有其它颜色);
但在这个环节,工作人员安插了一个“内线”进来(一个伪装成实验对象的工作人员);
这个内线在每次看到蓝色的时候,就大声喊出“绿色!”,从头喊到尾,一直喊“绿色” 。
在其他的实验对象正在困惑于这个“内线”的话时,他们也被要求大声说出自己看道的颜色;
随即,工作人员同样把画面调整成白色,让所有人看到负残像;
接着,所有实验对象再给自己的残像颜色打分,同样是1到9,1代表黄色(蓝色补色),9代表红色(绿色补色) 。
实验结束,你猜猜结果如何?
看下图,
条纹 群体中的异己,来自少数者的小念头 | 说服力在哪一边
文章图片
先看第一组人,也就是“少数影响组”(Min Inf Participants),他们大声喊出的颜色,基本靠近蓝色;
这很好解释,因为他们之前接受到的影响信息是“81.8%的人看到蓝色”,那么当着大家的面,他们依然“风从”了多数人的意见;(尽管仍有一个人在喊绿色)
有意思的是,第二阶段里,“少数影响组”给自己的残像打分,却大幅度反向偏离到接近红色(绿色补色) 。
再看第二组人,也就是“多数影响组”(Maj Inf Participants),他们大声喊出的颜色,基本靠近绿色;
这也容易理解,因为他们之前接受到的信息是“81.8%的人看到绿色”,当着大家,他们也“风从”了多数人的意见;
有意思的是,第二阶段里,“多数影响组”给自己的残像打分,却大幅度反向偏离到接近黄色(蓝色补色) 。
两组人全部在残像打分时反转,为什么?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