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群体中的异己,来自少数者的小念头 | 说服力在哪一边 第四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603篇推文 。
全文共3070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 引言
周六,瑶瑶和几个小朋友相约一起来到儿童乐园 。
其中有五个人说要去玩蹦床,而只有一个人提出要去玩沙子 。
瑶瑶犹豫了几秒钟,便决定跟着大多数孩子去玩蹦床 。
她并没有仔细思考蹦床和沙子到底哪个更好玩,只是觉得跟着大多数人一起应该没错 。
可不知怎么的,这一天玩下来,瑶瑶似乎心里不时地就会涌起一个念头,
不知道沙子那边是不是更好玩?
在社会心理学的范畴里,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对整个群体有着巨大的影响;
这就是“多数人的说服力”;
当一个人在决策选择时摇摆不定,通常第一个反应就是看看大多人的选择是什么 。
这也是为什么,
我们喜欢挑人多的饭店去吃饭;
我们喜欢按照销量和好评排序来选择商品;
而完全依赖流量生存的移动互联网,狠狠地抓住人们的这个弱点,施加对策;
他们把粉丝量、十万加阅读量公布出来,让更多的人关注、阅读和浏览 。
然而,受多数人影响的选择行为,通常被称为“风从”,也就是“跟风顺从”;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少数服从多数” 。
这种行为没有仔细地思考,是和群体保持一致的暂时行为,有时甚至违心 。
那么,少数对多数就没有说服力吗?
如果我告诉你,反过来,少数的说服力可能比多数的说服力更加深远,你相信吗?
文章图片
2 异己的说服力
我们依然在“说服力在哪一边”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 。
群体中,持特定意见的少数人,通常被当做“异己”;
比如,瑶瑶的小伙伴里,唯一提出要去玩沙子的人,如果她始终坚持要去玩沙子,那她很可能会成为这个群体的“异己”;
而结果很可能是,她被群体排斥为“局外人”,独自一人玩沙子 。
可是,这样的“异己”就对群体没有一点说服力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看一个非常著名的“双向心理学实验” 。
【条纹 群体中的异己,来自少数者的小念头 | 说服力在哪一边】这个实验是由法国的社会心理学家,塞奇-莫斯科维奇教授,于1980年首次提出想法并实施 。
这个实验的具体行为和一个叫“视觉负残像”的生理现象有关 。
所谓“视觉负残像”,指的是,
我们的眼睛在经过强光刺激后,残留在视网膜上的颜色和原有物色形成补色的现象 。
比如,
眼睛长时间注视红色之后,迅速把目光移到白色上,此时你看到的是绿色(红色的补色) 。
同理,蓝色的补色是黄色,黑色的补色是白色 。
你可以试试看下图,请注视这个图三十秒,然后把目光移到白色的墙面,你就会看到视觉残像是一幅美国国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导读:对于大家来说 “皮尔斯定理”的应用,是婚姻中的两个人
- 01、白头偕老、相濡以沫是处在幸福婚姻中的夫妻最完美的结局。|中年夫妻的磨合期,都是怎么过来的?
- 最近这段时间 婚姻中的“寄生虫”,是什么?
- 婆媳关系一直都是婚姻中的大难题 只要做到这三点,婆媳关系会更好
- 朋友圈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不发朋友圈的男人,往往是这三种性格
- 最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象中的婚姻应该是像我父母那样的 什么样的女人才是男人心目中的“优质女人”呢?
- 01恋爱中的两个人大多数都是深爱着对方的 如何判断一段感情是否安全?你会依恋对方吗?
-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 婚姻中的女人:先学会爱自己,才会有人爱你
- 《人世间》:最打动人心的,是平凡生活中的道义和担当
- |目前越来越多的姥姥开始带娃,原因何在?以下理由没有不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