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建州
图:大俗摄影
“父母之命 , 媒妁之言” , 在现今社会已经成为过去式 , 但在农村老家说媒这一习俗仍保留着 , 绝对不是旧社会的包办婚姻 , 城市随处可见的婚姻中介所就是有力的证明 。
本文图片
“无媒不成婚” , 现在仍然是家里一些老人们保留着的顽固的思想观念 。 即使是在外工作打拼的年轻人两情相悦 , 待到谈婚论嫁之时 , 通常也要回到家找个双方认可的中间人 , 来牵线搭桥 , 方能成就美满姻缘 , 皆大欢喜 。
在乡下 , 媒人在婚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
综合说来 , 个人认为 , 媒人可大体分为三种 , 第一是专业媒人 , 说好听的是月老 , 红娘 , 家里老百姓俗话说媒婆 , 说跑媒的 , 有些贬义 , 因为他们以谋利为主 , 当然能成就一桩婚姻是积德行善 , 收些媒礼包括钱财礼物也似乎理所当然 , 心安理得 。
时至今日 , 随着备受诟病的鲁西南彩礼 , 水涨船高 , 媒礼的金额也搞的有些离谱啦 , 还有大量的礼物一并笑纳 , 收入囊中 。
第二就媒人 , 是为亲戚朋友 , 街坊邻居牵线搭桥的热心人 。 他们会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来成就一桩桩婚姻 , 说成的婚事倒也不计回报 , 但肯定会说吃鲤鱼 , 沉浸在喜悦里的男方 , 也会大气的说 , 到时给你买最大的两条 。
第三种媒人就是双方家庭比较满意 , 男孩女孩情投意合 , 那就得找个中间人做说合 , 这样的媒人做的水到渠成 , 顺水推舟 。
在家与母亲没事闲聊时 , 她对我说 , 至今她已经做过七次媒人 。 母亲今年76岁 , 从邻村嫁到本村已经五十五年啦 。 在她做手术之前的四十几年的时间里 , 几乎参与了村里娶媳妇嫁姑娘的大大小小的事 。
最初母亲倒也没想着说媒 , 直到当时我大姑妈家表哥的婚事成为一个问题时 , 说媒这个事 , 自然就此成为亲戚们的话题 。
媒人说媒是一方面 , 即使成婚后是要承担责任的 , 一旦生气吵架 , 媳妇那是要扛着出嫁时陪嫁的红包袱 , 气势汹汹或者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 去找媒人评理的 。 我印象中就有这么副画面 , 现在与已经年过六十的表嫂见了面还是要打趣几句的 。
大姑家在集市上 , 作为当时公社所在地 , 现在是镇政府驻地 , 大姑父在粮所上班 , 按说条件也说的过去 , 但大表哥兄弟三人 , 姐弟共七人 , 关键他身材矮小些 , 第一桩婚事反而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大难 。
于是母亲思来想去 , 认为我姨姥姥家小荣姐可以说说 , 实际上心里没底 。 和大姑这么一提 , 大姑当然是喜出望外 , 立马同意 , 催促去办 。 交通不方便 , 信息不发达 。 媒人“磨破嘴 , 跑断腿”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
本文图片
先是上门提亲 , 姨家自然不好拒绝 , 都是亲戚 , 想着也不会做些没谱的事 , 接下来就是进入‘打听’的环节 , 这个‘打听’是我们地方的习俗 , 自然是千方百计通过认识的关系 , 去了解男方的家庭情况 , 包括家庭条件 , 为人处世 , 男孩的身材相貌 , 秉性如何等等 , 尽可能地掌握全面的情况 。
这里面有个词相信苏鲁豫皖交界处应该是都有耳闻:老门旧家 。 这个词可以说是说媒的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关键词 。 其实就是说家风正 , 家教好 , 家族兴旺 , 有着较好的口碑 , 值得女方托付终身 。 走过这个程序 , 相亲这个古今皆然的关键步骤提上日程 。 打听是一方面 , 相亲又是另外一回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蔡晓光|《人世间》:蔡晓光对周蓉的爱,藏着一个男人痴情的真相!
- 异地恋|老公长期在外,女人会坚守对老公的忠诚吗?听听女人的大实话
- 仙女 那些把50cm仙女管塞入体内的女孩,是自虐上瘾吗?
- 孙赶超|《人世间》孙赶超卧轨惹人泪目:难!钱永远是一个人最大的尊严!
- 没谈过恋爱的我|首次将镜头对准“恋爱小白”,综艺《没谈过恋爱的我》定档
- 妻子|男子上工地不系安全带,老婆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引网友点赞:真爱
- 一项研究调查显示 如果男人真的爱你,又怎么可能会伤害你呢?
- |成年人的感情,没有回应,就是最直白的答复
- 彩礼 男朋友说:你要的彩礼太高了,我还是入赘吧
- 01爱上一个人的最高境界 真正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会有什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