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专访| OOO诞生记:不断被质疑的过程,一如你我的人生( 二 )


三次被挑战的人生 , 没有让她停下来 , 而是当机立断 , 迅速转向 。 而在这个转向的过程中 , 有一些东西一直被她坚持着留了下来 , 最终在有朝一日重新派上用场 。
2
这个品牌不需要我的灵魂 , 她要有所有人的灵魂
Jennifer本身就是年轻人 , 懂艺术 , 又有想法 , 内容营销对她来讲水到渠成 。 “算是凭借着做内容的能力、审美的基础 , 赚到了第一桶金 。 ”她发现自己选对了赛道 。
有没有更有挑战的事情?有没有一种方式 , 能把自己对消费品牌的洞察力和对建立美好产品的设想结合在一起 , 分享给更多的人?
【品牌专访| OOO诞生记:不断被质疑的过程,一如你我的人生】有 , 做一个自己的品牌 , 而且是和所有品牌都不一样的那种 。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 , 她的人生正式走上了另一个阶段 。 2019年 , 她创建了美妆品牌OUT-OF-OFFICE , 在2个月内从0到1建立了全新的团队 。
而她要做的这件事“没有对标” , 这意味着抛弃条条框框 , 可以更自由 。
但与之相对的是 , 这件事更难做成 , 因为没有浮标、没有灯塔 , 只有一片黑 。
黑色是所有颜色最终汇聚而成的颜色 , 如果以绘画的视角来看 , 这倒有点集大成者的意思 。
“用流量的思维去做品牌 , 可能很多人误解说太粗暴 , 但其实不是 。 ”她说 , “OOO这个品牌 , 看似没在讲什么故事 , 但实际上她在讲大家的故事 。 ”
所谓的“大家的故事” , 其实就是女性在追寻美的过程中的共性 , 比如你的需求是遮黑眼圈 , 我的需求是遮痘痘 , 遮这件事 , 就是共性 。 品牌把用户的真实需求在共性基础上分门别类然后去做产品 , 是一个“从用户中来 , 到用户中去”C2M的思路 , 品牌是这个链路的中转站 。
在这一思路基础上 , 她在抖音电商开启了追寻“真实的美”历程 。 因为审美不是无根之木 , 它一定有一个真实的基础与来源 。 这个东西究竟在哪里?
她说:“如果你的品牌不是由创始人来谱写1234 , 而是消费者来谱写1234 , 那这个品牌会有不一样的品牌价值 。 所以这个品牌不会代表我 , 她不需要有我的灵魂 , 而是有所有人的灵魂 。 ”
很显然 , 美的基础不是少数人的见解 , 而是多数人的共情 。 在这一点上 , OOO试图扭转传统品牌的话语方式 。
3
在抖音电商 , 成为与消费者“亦师亦友”的品牌
“你说便宜吧 , 我们不是最便宜的 。 你说贵吧 , 我们也不如同类型的新兴国货美妆品牌贵 。 那我想服务的那个圈层人群是哪些人?”
还是她坚持的那套方法论 , 去人群中寻找答案 。 她和团队开始大量地看每一条彩妆用户内容下的评论 , 一条条地做记录和讨论 , 去倾听和归纳 。 她们发现 , 大多数的彩妆产品都在做加法 , 比如炫酷的包装、闪亮的质地 , “更闪的”“更绚丽的”似乎是彩妆产品的流量密码 , 但这些没办法帮助消费者解决“脸显得大”“鼻子不够挺”“泪沟重”等真实问题 。
好的产品不应该沉迷于自我表达 , 更应该成为消费者的必需品 , 响应他们的需求 , 由他们的愿望促生 。 这才是流量时代的价值 , 这才是群体“表达”应该获得的精准响应 。
所以 , OOO要服务哪个群层的人?答案就有了 , 就是那些想让自己的真实需求被听到、被共情、被解决、被用心对待的人 。
就这样 , Jennifer和她的团队迎来了OOO第一个爆款产品——光影CP修容棒 。 从小的美术积淀让Jennifer特别注重光影对脸部的修饰 , 然而市面上的大部分修容产品并不适合国人的面部骨骼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