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路危机四伏,女性要出发吗?( 二 )


蓝盈莹也会为自己的心理安全设个界线 。 那些在表演时萦绕在心的郁结 , 她会用给角色写一封信或是只言片语来排解 , “在一起的时候好好拥抱 , 离开的时候就好好告别” , 于是说再见也就没有那么难 。
|如前路危机四伏,女性要出发吗?
本文图片
演员蓝盈莹
在关于“自己”和“他人”期待的平衡上 , 色阿始终相信自我感知的能动性和力量 。 性教育是生命教育 , “我们并不只要教女性怎么做 , 更多的其实是补足信息 , 让她知道自己正在面临什么 , 并不是‘要怎么做’ , 而是‘你可以怎么做’” 。
【|如前路危机四伏,女性要出发吗?】宋坤喜欢扬帆时世界半径变大了的感觉 , 途经的城市和海域都在眼前清晰起来 。 蓝盈莹也无法舍弃表演 。 她喜欢与角色合二为一时 , 忘记时间、观众和第四堵墙时的心流 。 色阿则坚定认为 , 风险与自由选择绝不是非此即彼 , “所有一切自由选择的前提都是你知道所有的风险 , 并且知道如何应对 。 但罔顾欲求、一味地规避风险 , 会反倒限制女性的生存和自由空间” 。
遵循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倾听自己的建议 , “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完全是、只是你的事情” 。
即便是担心女儿 , 宋坤的妈妈后来也接受了女儿的工作 , 也是妈妈的支持 , 宋坤最终完成了她的环球航行 。
不出海的时候 , 她们会一起去海边的俱乐部 。 妈妈也花了很长一段时间适应 , 海滩上晒得脸黑黑、每天在船上爬上爬下、练出强壮的肌肉的女儿 。 有的时候 , 母女俩一起挖海虹 。 有的时候 , 她们等帆鼓起来 , 就打开小船的发动机 , 摇摇晃晃地再一次迎风开进海里 。
2
直视禁区
可是 , 如果通向大海的码头 , 被拉上了一道警戒线呢?
比如规训 。 关于“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规训 , 像一道又一道的警戒线 , 让女性难以迈步出发 。
作家、心理咨询师张春在人生中第一堂泰拳课就撞上了这条警戒线 。
先是热身 , 再是教练举靶 , 她一拳一拳地击打 , 流畅、有力 , 让她积蓄起一些信心 。 接着到了真人对练 , 对着面前这个将近两米高、200斤的络腮胡大汉 , 别说出拳 , 她连正视对方的眼睛都很难做到 。
两分钟以后 , 张春放弃了 , 躺在地上开始哭 。
打出这一拳以前 , 我在怕什么?张春想 。 这可能是一种最显而易见的幻想 , 害怕自己受伤 , 但也是另一种幻想——害怕自己只是练了两小时的拳 , 就一下把教练打伤了 。 当然 , 这两点都不可能 , 教练不会下此狠手 , 而她的拳头 , 或许压根没机会落在教练身上 。 尽管她理智上知道这两点 , 但捏紧的拳头就是没办法挥出去 。
“这样的担忧在女性的成长中如影随形 , 你时而觉得自己好脆弱 , 时而觉得自己有毁天灭地的可能性 , 于是就会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敢做 。 ”有时畏惧自己被伤害 , 有时畏惧别人被伤害 , 于是自己的感受就这么被藏了起来 。 在无数个人生瞬间、无数个家庭和无数段两性关系里 , 类似的桥段不断重复 。
她给这个处境起了个名字 , “双重束缚”:第一重束缚是“你有一个糟糕的处境” , 第二重束缚是“但你不许感觉不好” 。
|如前路危机四伏,女性要出发吗?
本文图片
作家、心理咨询师张春
“不舒服”三个字有多难讲出口 , 作为传播者 , 也是女性 , 色阿最清楚 。 “觉得不舒服你可以提出来”这个概念 , 在许多女性的生活里是缺失的 , “我们不擅长拒绝”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