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路危机四伏,女性要出发吗?

“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完全是、只是你的事情” 。
文 | 申宽
编辑 | 罗山
可能每个女孩小时候都会听到这样的建议:“以后当个老师或者护士就挺好的” 。 建议并非出自对这些职业的了解 , 而是出于对“安稳”的想象——但这 , 与女性真实的人生无关 。
在收到这样的建议多年以后 , 蓝盈莹选择成为演员 , 宋坤正在成为无动力大帆船船长 , 张春现在是心理咨询师和作家 , 色阿从事性教育科普与传播工作 。
她们的人生选择各不相同 , 但相似有一点:在始终会面对意外与不确定的世界里 , “女人要安稳” , 并没有成为她们人生的第一准则 。 她们主动探索 , 但也为每一次出发提前做好准备——这是富有勇气和智慧的 。
2023年妇女节 , 南方周末携手妈富隆 , 走进四位女性的人生 , 与她们展开对话 。
以下 , 是她们与自己、与女性身份、与风险和成长的故事 。
1
出发 , 向风险与风景并存的旅途
如果不是出发去航海 , 你永远不会知道7月的大西洋有多冷 。
同纬度的陆地上 , 人们已经打起遮阳伞、吃起冷饮 , 而船员宋坤头戴雷锋帽 , 手戴滑雪手套 , 衣服一层套一层 。 值夜班的时候 , 海风带来的寒气会驱走睡意 , 就算是烧一杯热茶都会让人心生感激 。
宋坤说 , 只要眼睛适应黑暗 , 大海的魅力就会显露出来 。 “我抬起头 , 一轮明月安静地守候在夜空 , 星星在黑暗的幕布上明明灭灭 , 好似在低语 。 我们仿佛在无边的银色草原上起伏驰骋 , 我情不自禁地拉下面罩 , 让自由的风肆意吹入发间 , 我感到每一个细胞都呼吸到了这种自由 。 ”
这是宋坤一次又一次升起船帆的理由 。 她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登船的航行 , “笑容从嘴巴咧到耳根 , 每学一点东西 , 我都会觉得 , 自己有一天就能开走一条大船” 。
|如前路危机四伏,女性要出发吗?
本文图片
航海人 宋坤
但在完成环球航行的十年之后 , 仍然在海上的宋坤 , 深知大海的危险——遇上风浪 , 帆船马上就成了一片叶子 。 宋坤能一口气数出过去几年里的意外:两个人不小心落水 , 一个人被桅杆打到头 。 他们的航程与人生因此戛然而止 , “这种时候就会发现 , 人是个多脆弱的物件” 。
做演员十年之后 , 蓝盈莹也提及表演会带来的情绪波折 。 进入角色和陷入角色只有一线之隔 。 她曾饰演过一个寻找爱人的女孩 , 甚至杀青之后 , 角色的命运和忧愁仍纠缠着她 , 旁人哪怕只是提及角色的名字 , 都会让她忍不住哽咽 。
在性教育传播者色阿的讲座上 , 意外和风险 , 是她会使用的高频词汇 。 女性总是面对不同的风险 , 色阿提醒 , 生理上的 , 心理上的 , 有时又是社会舆论上的——比如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 , 社会对其性自由的容忍度并不相同 。
在连续几年的时间里 , 宋坤的妈妈一直在问 , “就不能去找份正经工作吗?”妈妈说的正经工作 , 是指坐在办公室里 , 吹空调 , 打电脑 , 说话温柔 , 皮肤白皙 , 见到人会文质彬彬地说话——没有风浪和危险的 。
这样的人生也不错 , 只不过不是宋坤想要的 。 她一次次笑着感谢亲友们的建议 , 但到了航行的日子 , 依然换上装备向大海出发 。
冒险不意味着贸然犯险 。
对宋坤来说 , 航海的自由与快乐 , 是建立在无数条安全流程准则里的 。 在过去10年的航行里 , 提防意外成了宋坤的肌肉记忆 。 安全带连着船体 , 能防止落水 , 于是只要风大、天黑就一定要挂上 , 挂完低头 , 看看锁扣有没有卡好;拉绳子和绞盘的时候要拇指朝向自己 , 而不是朝外——这样才能避免拇指被绳子割断 , 失去手部的重要功能;掌舵时要注意安全角度 , 出海时要佩戴自动定位装置 。 于是 , 她也就可以在值班的深夜有一刻暂时忘记颠簸的小船 , 抬头看看辽阔星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